读《人皮论语》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文中说这句话来自《孔壁论语》。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无比珍贵,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然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蒸发人间……

        作者写这本历史悬疑小说的起因来自于几点困惑,其中一点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引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君权神授思想,将先秦原始儒家民本仁爱思想转换为君本专制思想。政治强权对文化思想的这一改造是如何实现的?既然独尊儒术为何取消《论语》博士,而只设五经博士?孔安国既将《孔壁论语》献给汉武帝,汉武帝为何藏匿不用继而古本失踪?可见,后世所传《论语》,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里面所宣扬君君臣臣的思想应该不是孔子所说,而是后世人根据统治者的意志添加上去的。

  作者根据各种历史史料,编写这本悬疑小说,以他惯用的写作手法,以《论语》为核心,分两条线铺开,到最后汇成一条线,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其间两个主人公,硃安世和司马迁,各历凶险波折,一人被处决,一人被自杀。

  硃安世被追杀,被出卖,逃难江湖,就是为了一个“信”,千金一诺,要将孔安国之孙孔驩 安全送往长安。最后发现孔府为避祸将孔驩送给酷吏杜周,因此到了汉武帝手里。孔驩身上背负《孔壁论语》,肯定性命不保。硃安世为救孔驩不惜接受宫刑毁去容貌混入宫中,结果人没救成,传出的古文《论语》又是假的。硃安世再次行刺汉武帝,未成,被敲碎手脚割去舌头,然后被处斩。(硃安世的父亲是当世豪侠郭解,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有提到郭解并给予了较高评价。)

  司马迁历时十年写成半部史记,却因为在天子面前为李陵说了公道话被下狱。死很容易,但死了,还有半部史记未完成,半生心血付之流水,咋办?当时要免除死刑,一是拿大笔钱来赎,二是腐刑(就是宫刑,从此变太监)。司马迁没钱,只好受宫刑。司马迁在查询资料时发现古本《论语》失踪,书目也被删除,此时又有御史大夫延广托付帛书:

星辰下,书卷空

高陵上,文学燔

九河枯,日华熄

九江涌,天地黯

鼎淮间,师道亡

啼婴处,文脉悬

接着延广被灭门。司马迁查找各方线索,发现御史大夫兒宽,王卿,河间王刘德,淮南王刘安,这些人的死都有古本《论语》的影子。司马迁把这些事都写入《史记》正本,托付侠客樊仲子和郭安仲埋于茂陵,两位侠客随即自尽,以示正本《史记》除了司马迁当世再无人知其下落。另作删减版副本《史记》呈给汉武帝。之后,司马迁自杀。(司马迁死于何时何因,至今仍是历史悬案)

  司马迁和吕步舒都师从董仲舒,司马迁传承乃父衣钵专心修史,吕步舒为求仕途通达投靠公孙弘。董仲舒居家写《灾异之记》,当时辽东高庙发生了火灾,主父偃把书上奏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让学者讨论,以为该书讥讽朝政。吕步舒不知是董仲舒的作品,批评此书是“大愚!”。结果,董仲舒被判死罪。后来被汉武帝赦免。试想,董仲舒是吕步舒老师,学生会认不出老师的笔迹吗?可见其人心机和品性。在这本小说里吕步舒成刘彻走狗,追杀孔驩,诱杀硃安世,威吓司马迁,逼死杜周,如是种种,走狗角色扮演得不可谓不精彩。

  从头至尾,硃安世和作者提到汉武帝都称呼其刘彘,刘彘是刘彻的乳名,彘者猪也。看知乎上各种评价就可知汉武帝是个非常有争议性的皇帝。本书的历史背景是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穷奢极欲,这些大概就是作者对刘彻的定位。单从皇帝的角度,为维护一家一姓之天下,是肯定不允许存在"天下为天下者之天下"这种言论,所以不择手段、草菅人命也就不奇怪了。

  本书还写了三位奇女子,司马迁之妻柳氏,硃安世之妻郦袖,风尘侠女韩嬉。也许还有一位,宫女阿绣,把《论语》巧妙地用刺绣法刺到硃安世身上,让他能安全带出宫外。奇女子的共同点是:聪慧,看男人眼光奇准,看中的男人都是当世人杰,有决断,善机变,共赴难。柳氏和司马迁相拥自尽而亡,郦袖独自带着儿子亡命天涯,培养出优秀的孙子郭梵(郭梵:游侠郭解之曾孙,后官至蜀郡太守。参见《后汉书·郭汲传》),韩嬉在硃安世周年祭后入宫行刺汉武帝,被杀。

  思想的传承时常要见血。

  汝心安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人皮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