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丧气少年的小小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

    当看到这个书名时,你眼前是一片微微摇曳的金色麦田吧……讲的是农夫的故事吗?“守望”莫不是说留守儿童?你翻开书页,看完后,骂骂咧咧地退出了群聊。

    这根本不是麦、田、农夫,反而是城市的沉闷生活。

    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打住!不好意思,并没有所谓的蕴含深刻可言。

    “我”只是一个纽约的普通丧气少年,只不过比别人多转几个学校,多讨厌了几个老师同学,多了一点放荡不羁肆意挥金,不是《这样不OK》里用意念把人渣爆头的甜丧异能少女,不是《去他妈的世界》里不满世界在杀人与不杀之间徘徊的暗黑少年,也唯有如此,霍尔顿是自己的霍尔顿,也能反映出当时美国青少年的生态。

这样不OK

去他妈的世界

                        01.赤子

        霍尔顿的讨厌就是讨厌,喜欢就是喜欢。

        讨厌假模假式的校长老师,讨厌私生活邋遢不识人眼色的阿克莱,讨厌不知廉耻的斯特拉德莱塔;喜欢写了《秘密金鱼》的作家哥哥D. B. ,喜欢不幸逝去的小弟弟艾里,喜欢妹妹菲苾,喜欢安多里尼老师(后来觉得他是变态),喜欢萍水相逢的朴素修女。这是一个城市的赤子,因此他碰壁:被学校劝退,与斯特拉德莱塔打架失败,但无碍,他获得了自由,真诚与快乐。

      于是,他便是他了。

                        02.温情

      在第一次读时可能从未发现:

      在开头“最容易生气”的父母结尾没有放弃被开除的“我”,为“我”再次转校;

      在前半部分讨厌的每个人,在结束时成了“很想念我谈到的每一个人”;

      原来理查•金斯拉式的“离题”,是解锁书名的密钥;

      或许是路边小孩的一句歌词“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的温暖治愈,使得后面的一切温情都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03.原则

      爱干净,重礼貌,不爱看电影,厌恶假模假式……这些元素属性书中从一而终、一以贯之,这不仅是写书的原则,也是霍尔顿自身的原则。

      在一个看似丧气的差生身上看到原则,或许是在提示我们做人不可没有原则?or不可有色眼镜视人?

      回看了一下读书笔记,薄薄的一页——显然不是辞藻华丽、哲理的山路十八弯。

      但,这就是生活,至少是青年们或有过,或渴望,或厌倦的。

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丧气少年的小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