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 第十课

为何我们说的话没用

1、面质技巧

    终于能表达我的需求了

      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有时候会影响到父母,父母需要有效的方法应对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父母期待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能看到我们的需求并做出调整,实际上,父母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让孩子有同理心。当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时,习惯性纠正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父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入问题区。当我们自己内心开始有不接纳的感觉,并产生厌烦、挫折和怨恨,这就是最好的线索。说的就是我,昨晚还在群里跟大家伙儿发牢骚呢,我使用面质技巧最大的心得是️️️不带情绪没有指责而且语气温和。

父母如何通过交谈改变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一)

      通常父母的需求受到孩子的行为影响时,习惯性表达指责、纠正、教导甚至命令的语言,比如“你打断别人说话不礼貌”“这么多汽车摆在地板上太乱了,快收起来”“讲完一本又一本,快睡吧,明天再讲故事”,并不能有限阻止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还会造成以下后果:

①孩子通过拒绝改变父母无法接受的行为,来抵抗父母施加的影响

②孩子感到父母认为自己不聪明

③使孩子感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父母考虑到

④使孩子感到内疚

⑤毁掉孩子的自尊心

⑥指使孩子拼命为自己辩解

⑦激发孩子对父母发起攻击或报复

我们从没想过自己随口而出的话包含了这么多负面影响。

      第一类无效沟通信息:发送解决方案的信息,如①命令、指示、指挥,②警告、训诫、威胁,③劝告、布道、说教,④建议、提出意见或解决方案。

      别人做某件体谅我们需求的事情,甚至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会对对方发出指示和劝告,或者建议对方做原本计划的事,我的反应是“我不需要你来告诉我,或者你等我一分钟的话我就主动去做了,或者我会生气因为感到不被信任或被剥夺了主动采取行动的机会”。我在家里面对我妈和婆婆常常有这种感觉,内心就是不被信任不被认可,好像我是傻子,很气,即使她们再好心也只会让我想逃离。哥哥跟我说他不喜欢妈妈说应该和必须,尤其是必须,有时候他生气会反过来学我说话。原来如此,我必须检讨:①必须、应该、最好怎样时,孩子内心产生抗拒②对于提供的解决方案,孩子感觉到的是我们不信任他的方案有效③我们向孩子传达了我的需求比你的需求更重要,孩子必须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

我们面对朋友时,自觉避免发出命令、劝解、建议等信息来改变对方。这跟我们面对孩子时,截然不同,区别在于尊重和信任。

      第二类无效沟通信息:发出贬损信息,如①评判、批评、责备②归类、嘲笑、羞辱③解释、诊断、心理分析④教导、说教。排斥孩子的性格,轻视这个人,粉碎他的自尊,强调他的不足,对他的个性下一个评判。如此以来造成如下后果①当孩子被评论和责备时,常常会感到内疚或懊悔,哥哥有时会在无需道歉的时候说对不起,我想到这么一件事,就是我们会讲哥哥的一些趣事,没有注意到他被评论的不自在,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我们同样不爽②孩子感到父母不公平,心里常常默念我不是故意的③孩子常常感觉父母不爱自己,遭受拒绝④孩子常常对这样的信息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行为,因为放弃自己的行为意味着父母的责备或评价是对的⑤孩子常常反过来对父母发起攻击,“你不是常常打断我说话吗”“你自己把东西放的到处都是”“你自己看手机到很晚也不睡觉”昨晚我在群里发牢骚时哥哥就这么说我⑥贬损信息使孩子感到自己的不足,自尊心受损,破坏自我概念的发展。如果孩子每天接受负面信息的攻击,渐渐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是坏孩子,懒惰无用不为别人考虑。由于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良的自我概念,有可能被带入成年时期,父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破坏孩子的自尊,以致成为一个人终生无法消除的障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三天 第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