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提前透支的健康,终究要以沉重代价偿还

开复曾就职于谷歌,微软,苹果等世界顶尖科技公司,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向死而生》是他在事业巅峰期病倒之后与疾病做斗争写下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真实感人,透露出对生命充满感恩和敬畏的虔诚态度,字字玑珠,读来感受颇深。

谈及疾病,人们就像谈虎色变,而作者却在疾病中停下一贯以来匆忙的脚步,意外收获了很多东西,确诊初期他也显得质疑,焦虑甚至恐慌,后来慢慢接受并积极治疗,最后康复,通过疾病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重塑三观。这本书道出了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疲于奔命,缺乏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对家人的陪伴,在追逐名利中迷失自我的常态,呼吁人们在工作之余要注重修健康学分,找回真实的自我。

以下我将他在疾病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01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面对复杂的世界,不轻易被世间罗网羁绊

"身体病了,我才发现 ,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当我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依赖咖啡提神,我的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成就。"

作者在病痛中被迫放下工作,对过去拼命追逐名利的做法感到非常后悔,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丰子恺在《简单甚好》一书中提到的人生哲学是用一颗干净的心面对复杂的世界,他一生淡泊,怀着一颗孩童般的心看待世间万物,充满爱和同情,提倡人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教育孩子,不要抹杀孩子的童心,培养他们纯洁无瑕,天真烂漫的真心,使得长大后不卷入时代的洪流中,不被世间罗网所羁绊。

"尽管人生迂回多艰,但永远要莫忘初心,如泉始发,如婴儿般对未知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人生为事业奋斗的过程要保持最初的探索心态,不轻易卷入外界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不随波逐流,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赤子之心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02 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1、 要学会忙里偷闲

"我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把最要紧的事搁到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

作者患病前一直处在忙碌又紧凑的工作状态,疾病使他被迫放下手中的工作,并且愧于过去一味追逐名利导致疾病,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并不在于得到多少名利。

清代张潮曾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所闲。说透了世人所忙不过名利之事,能够看淡这些追求一些崇高有意义的东西,才能够体会世人所不能享受的乐趣,超然物外。古人早已懂得如此高深的处世道理,而大多数现代人却背道而驰

现代人大多汲汲营营,作者在病中对人生的思考恰是人们应该学习的,人生苦短,仅有的一生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但是要注意抽出时间停下来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感受途中美好的风景,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面对疾病很多人会恐惧,觉得不幸,作者却在人生巅峰期的一场疾病中获得了人生的转折。

2、亲情是坚定向前的不竭动力

"孩子的成长不等人,父母的衰老也不等人,可是,我们总是想等忙完再说吧,于是,年年岁岁生命中许多重要的时刻就一再地错过了"

家人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在为事业打拼的同时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多留一点时间陪伴家人,跟父母吃个饭,和孩子谈谈心,听听他们的心声。

毕淑敏曾说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待,其中一件就是孝顺,不管工作多忙,亲情都不应该忽视,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错过生命中的美好。

03 没有哪一份工作值得你为之拼命,提前透支的健康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等到我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过去没日没夜地拼搏,把身体拖进了恶疾的深渊,我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跟神明讨价还价,不断地向上帝、菩萨、诸神祈求:拜托再给我一次机会,只要让这场疾病赶快过去,我一定痛改前非尽力弥补……"确诊初期作者经历了极其痛苦和焦虑的阶段,在反思中渐渐懂得了一味只专注工作而忽视健康的做法不值得,在受到身心折磨时家人的陪伴让他醒悟只有健康才能配得起人生的奋斗,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可言。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拼命工作成了标签,很多人觉得年轻,身体能扛,于是熬夜通宵,加班,应酬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常有的事,在身体未发出信号时不曾体会到生命的脆弱,肆意透支,一旦身体出现问题便会感到恐慌,渴望健康。

徐特立曾说:一个人的身体,绝不是个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这必须从年轻时期就打好基础,随时地去锻炼身体。

要想好好活着为社会做贡献,必须拥有健康的魄。身体是血肉之躯,你对它做了什么,它是有记忆的,日积月累的透支达到不能承受的程度必然会做出反应,所以要爱护身体,不要等到身体发生不可逆的病变才懊悔不已,活着不仅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和社会。

复旦大学教授于娟在罹患癌症后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在生命边缘对自己拼命工作,不为健康负责的行为感到懊悔不已,她在抗病日记中写到:在生死临界点,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车买房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家人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她的话发人深省,虽然顽强地跟疾病做斗争,但最终还是仓促走完她疲惫的人生旅程,令人十万惋惜,若不是癌症,她的人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性。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例子是说他做完公关执行活动,因为连续加班,过度熬夜,引发心动过速,活动完毕后坐在出租车上,心脏狂跳不止,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在出租车里昏睡了半个小时才勉强恢复了体力,下车回家倒头睡了12个小时,我想此后他对拼命工作透支身体带来的伤害应该深有体会。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任何一种拼命的透支都不值得!这个时代有太多东西诱惑着我们,人生就像一个刻度计,都有定量,你今天透支出去的,明天终究要还回来,世间之事,盈则溢,满则亏。如果你在精力充沛的时候不合理支配,那精力不足以支撑到最后就会错失很多风景。

作者通过一场疾病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康复后注重锻炼,抽出固定的时间去运动,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富兰克林说"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人活着,跟社会脱离不了关系,所以我们的健康对家人和社会尤为重要,每个人为了更好的生活都想拼尽全力,但是一定要注重健康,忽视健康会给家人和社会带来负担,得不偿失。

针对作者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对人生的感悟,我提供以下两个参考方法:

1、心理学效应中的空白效应说到:让忙碌少一点,人生就像开车,不是一味地越快越好,只想着到达终点就会错失很多途中的美好风景,少一点忙碌,把时间留给自己,多陪陪家人,多思考,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踏实,一味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会容易迷失自我。忙碌看似高效利用时间,实则是对生命内涵的错误理解,因此我们在努力的同时要学会空白效应。

2、《稀缺》这本书里作者说到管窥效应:当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因为重视这件事而忽视其他事,就像用一根管子看事物,管子之内的会更加突显出来,管子之外的会被忽视掉!过于专注会导致管窥,让人们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一味专注追求的名利就相当于在管子之内,而健康则是在管子之外,要拒绝管窥效应。

写在最后

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要学会空白效应,摒弃管窥效应,时常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拒绝以付出健康为代价的拼命,时常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人和事,既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也要有忙里偷闲的明智。

漫漫人生就像开长途汽车,要学会进服务区养精储锐,不能疲劳驾驶,这样才能有精力继续开下去,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打拼事业的过程中,注重健康,注重过程,学会放慢脚步欣赏人生的美好,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使人生获得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死而生》提前透支的健康,终究要以沉重代价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