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的二三反思

部编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必读的第二本书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根据课本中的导读,我们可以明确这本书阅读的价值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书中对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的描写。

这是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即便是今天的你我,都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

二、认识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

当其他研究者只是研究死去的昆虫身体时,法布尔却能另辟蹊径,坚持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布尔如此打破常规,坚持自我的独立见解,并且用一生的言行践行自己的理念。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今天的你我都是极具价值的。当我们倡导个性解放倡导创新时,真正去践行的到底有多少人?法布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也可以是多样的。就如书上导读启示的那样:法布尔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三、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书中,法布尔经常用虫性类比人性,以人性反观虫性,拟人与设问的修辞手法,文中很常见。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描写的昆虫世界就像人类一样有着丰富的主观意识,诙谐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童心童趣交融在一起,让这部作品对孩子更多了一份吸引力。

四、文中科学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使表达兼具了严谨性与生动性。

这份语言的品味不是一般的初中生能够时时注意的,因而这一部分的价值需要教师特别用心地准备与引导。

在读书方法中,编者也特别介绍了一些,其后的“专题探究”也设计了三份专题探究任务,基本上能够将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全部囊括进去。

只是将整个导读内容和自我阅读《昆虫记》之后的收获细细思考一番之后,我发现编者隐含的意图和不足之处如下:

1.语文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书中涉及到的昆虫知识属于生物学知识,喜爱者可以精读梳理这些知识,否则,语文教师只需要依据“专题探究”中的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观察”方法、“探究”经验和“写作”技巧。凡是将《昆虫记》中的昆虫知识仔细梳理的阅读方式,都是违背编者要求的。

2.采用快速浏览、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才是阅读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编者在“读书方法指导”中介绍了四种方法:

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

2.“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4.“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吸收到许多营养。”

这四种方法在我看来编者是从阅读所有科普作品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完全从《昆虫记》这本书的角度出发的。部编版教材的名著导读虽然极力想介绍多种阅读方法给学生,但是每一次的导读方法都是依托具体的整本书阅读进行的,所以编者在进行读书方法指导时,应该首先明确本次导读的整本书阅读需要哪些读书方法,而不是脱离具体只重整体。

比如编者介绍的第二种读书方法,明显是针对所有科普作品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昆虫记》的二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