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打破原有稳定的社会关系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

二、作品描述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江村经济》其实是费孝通先生在开弦弓村做了实地调查之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田野调查之后写的关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整本书写了开弦弓村在20世纪初的经济状况,社会组织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缩影。1935年,在清华大学的导师史禄国教授的主张下,他到广西大瑶山调查,但不幸失事,王同惠身亡,费孝通受伤。在第二年回到家乡休息。就在这个期间,他接受他的姐姐的建议,去开弦弓村参观访问。1936年秋,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

三、内容概述

        读了整本书后,在忽略某些特殊的因素条件下江村就是中国传统农村的缩影,代表着中国绝大多数农村。江村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下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养蚕业也得以发展。“男耕女织”就是对江村农业生产状况最好的阐释,江村的两性分工是非常的明显。干农活的主要是男成年人,孩子只是偶尔到田里去,女人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他们忙于蚕丝,很明显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而在我家乡,基本上也是这种状况,虽然没有像江村那样的手工业,但女人一般会去村里的养殖场,种植园等地方打工,男人一般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农业。事实上,两性分工成就了男女婚姻的团结,促进了感情的进化;更广泛的劳动分工也可以成就社会团结。

四.总结

        在整部书中,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也成为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经济独立,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后你没工作没钱,去婆婆家受气的就是你”,这也是高中时候班主任对我们班女生常说的一句话。有绝大一部分女性不愿意与公公婆婆住,其实这本身就是家庭模式的转变,但是这一转变又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格格不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村经济》—打破原有稳定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