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学习并不是一味地努力

用了一周,总共耗费8小时零3分,把这本书看完了。

作者说,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不能指望自己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和新概念,只要有一个让你触动的点,并能引起你的改变,那这本书你就算没有白读。

以前看书,大多只是在形式上打转,读完划线,把自己当时感触颇深的句子摘抄下来,但其实合上书,自己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我甚至为此苦恼过一阵子,认为自己脑袋不灵光,压根就不会读书。

虽然也有听从过前辈的建议,把自己摘录的内容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但收效甚微,也很难坚持。

也专门看过几本讲阅读的书,可能我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一看到工具书的方法,我就会有畏难情绪,本能地排斥。

后来看过一个知识类的博主说,当你每次读到让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不妨在下面写下自己当时的感想,以及这个概念能用在生活的什么地方。

当然,当你自己没有办法提炼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方法时,你会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奉若至宝。

可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写着写着,我就往往坚持不下去了,生活继续琐碎下去。

长此以往,我从这件事情上没有获得想要的成绩和正向反馈,可能本能上就会回避这件事,继而放弃。

读完这本书,似乎一下子颠覆了许多之前的认知,我也不能说全部能消化,合上书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

不管你输入多少知识,刷新多少认知,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让你反思自己,没有让你在反思之后做出改变,那你知道的东西,就一文不值。

说白了,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我们已知的东西,不断地改善和精进自己的成长之路。

知识的获取并不在于多少,而是你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做关联,这个关联程度有多少。

突然就想到之前校长说过一句话,某个领域写作厉害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有多好的文笔,而是他构建好了自己的知识网。

以前的一个前辈也说过,如果你想写亲子文,你最起码要保证市面上大多数的育儿类的书籍你都读过,有强大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可能套路谁都可以学会,但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取长补短,不断地精进。

好文章都是深度的较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觉醒》——学习并不是一味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