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听丹姐分享故事所感

 感谢今天丹姐在群里分享的故事。

大概说一下,新西兰的一对华人夫妇,在孩子出生后,将孩子送回上海,交给外公外婆抚养。孩子是新西兰国籍。12岁了,外公外婆送孩子回到妈妈身边读书。孩子和妈妈没有感情基础,加上妈妈再婚,另外育有两个子女。孩子无法融入亲生妈妈的家庭,和妈妈相处很糟糕。经常离家出走,妈妈一直报警,孩子脾气急躁,对妈妈心生怨恨。妈妈也不愿意接收这个孩子,相处不来,也担心这个问题儿童影响两个弟妹,从而求助新西兰的儿童教育社会机构,帮助找寻可以接管孩子的华人家庭。而亲生妈妈需要支付孩子在别人家庭的生活、教育成本,只是不参与孩子的生活。社会结构会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查,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家庭,让孩子慢慢回归,接受正常的教育、享受家庭温暖,当然最终希望能够化解这对母子之前的怨恨。

听完这个故事。感觉孩子是整个事件中最无辜的人。

 丹姐分享的故事,有些情节,我们都无从知晓。

比如,为什么这个妈妈在国外多年,和自己的父母相处都不多?这么多年,妈妈将孩子全然交给外婆抚养?不尽自己的抚养职责? 为什么这个外婆一直也愿意替代妈妈的角色,去抚养孩子? 外婆外公和妈妈没有意识到一个孩子没有和自己的妈妈生活过一天,在12岁的叛逆阶段,将孩子送到异国他乡的妈妈身边生活,孩子将要面临什么样的不时?外婆外公和妈妈对这个状态没有预知性吗?

当然,这当中有很多的疑问。这些疑问目前都不能解答或者改善孩子目前的状态。

 给我的感受:

 1、 如果单单从事业或者学业的角度上来看,妈妈和外婆可能是符合成功学的。这位妈妈,极大可能性也是从上海通过读书出去的,并且学习应该是优异的,她获得了当地国籍。从这个角度讲,外公外婆的育儿教育是成功的。

 2、 在子女教养,人情关系上,我感觉妈妈是失败的。自己的亲生孩子,即使是婚姻失败,和前夫的孩子,也应该尽可能的带在自己身边抚养,而不是甩手给父母。

 3、 父母在子女需要帮忙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是全盘替代,还是要区分界限的。

 给我的反思:

 1、 学习不是检验孩子、父母成功的标准。就像爱不完课程里说的,你培养了一个成功的博士出国了,定居了,但是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不好,又怎算成功呢?当你老了,病了,想见孩子一面,都见不到真人,你是成功的吗?

 2、 不能为孩子服务到为奴的境地。只要你学习,只要你做作业,其他事情全部父母包办了。这样就是将自己和孩子都绑架给了学习,带条件的对待孩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不知感恩,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就把自己弄丢了,一个人丢了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是匮乏的,是空虚的。

3、 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终究要成人,他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界限。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必须由孩子自己体验,承担。

 4、 身为父母,即使当下未成年的孩子多么“有问题”,都不能放弃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15听丹姐分享故事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