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母爱、爱情!

一、母爱不是时空下的“陪”而是心理层面的“伴”。

孩子刚出生时,当孩子哭时,立刻抱起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给予满足;随着孩子的长大,只要下班回家,就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玩游戏;当孩子上学后,和孩子讨论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小说里的人物情节;孩子成人了,我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这些都是心灵上的伴。仅有时空上的陪,没有心灵上的伴,孩子是感受不到母爱的。

二、母爱不能泛滥而必须适当约束。

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可鼓励他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若妈妈索性替他穿上,这种泛滥的母爱阻挡了孩子成长。当孩子摔倒时,妈妈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提醒以后注意,若孩子一摔倒,家长自己先大惊小怪的赶紧把孩子抱起,甚至还抱怨地不长眼,这就是降低孩子的安全感,并且让孩子学会手指对外指责。孩子感冒流鼻涕,可以多喝水过几天就好,若一生病就急于吃药打针,病是很快好了,但孩子的自身免疫力没有激发出来,这就是一种过度的保护。因此,妈妈要学会情绪稳定,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家长要坚决给以支持。

三、不爱自己的母亲,所给予儿女的必定不是母爱。

有的人不孝顺父母,不爱、讨厌甚至仇恨自己的母亲,那她对自己的孩子能真正的付出母爱吗?不会的。当一个不爱自己母亲的人,她没有从她母亲那里学到爱,她体会不到爱,她不知道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因此她自己内心没有爱,自己没有的东西,她怎么能给出来呢?因此她也不会爱儿女。她只能满足儿女的生理需要,满足自己和孩子安全的需要,但她不会满足孩子爱的需要。

四、什么是爱、母爱、爱情?您在生活中哪些只是假“爱”“母爱”“爱情”之名?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的意愿。比如愿意无条件的帮助支持他人就是一种爱。比如看到老人走路困难扶着她,看到他人有困难,自动自发的去支持帮助他,这就是爱。可是,有的人帮助别人,是为了换取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一旦得不到就生气,这就是假“爱”。

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母爱是为了分离,让孩子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然而很多妈妈却是通过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孩子学习不好,家长觉得很丢人,这是家长爱自己的面子。孩子想出去闯世界,家长为了安全放心不让孩子出去创,这是家长对自己安全感不足的满足。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判断。若是只因为对方有钱而结合,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这就是假“爱情”。

五、尝试着对如下四个基本操作进行“联想”:面质、澄清、解释、修通。

比如有人生了“二宝”,觉得要多关注二宝,对大宝关注的就少了。其实,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沟通,给予欣赏认可,高质量的陪伴每天只需十几分钟就满足孩子需要了,不需要全天候陪同。当明白了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抽出一点时间做到“伴”就可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母爱、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