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中国通史》

今天读完了讲义版的钱穆《中国通史》。

从借阅到读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只是在阅读其他书的空闲时间偶尔翻阅。

就像之前说过的,读书总是要有反馈,今天参考之前墨滴书摘上所做的摘录,做出总结。

一、开篇

钱穆先生开篇第一句话:

讲历史必须分期,但不能严格分期。

这让我想起恺撒高卢战记的开篇:

高卢全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是不是大师,从开篇就可以看出来。非大人物不敢写出这样的开篇。

二、连接历史和今天,认识我们是谁

在之后的阅读中,明显感觉钱先生写较远的历史更注重挖掘国人的精神与文化,而对于较近的历史则更侧重分析具体的制度与社会。

周公用手段来完成道德的目的。周朝第一次封建是周武王,第二次封建是周公分封宗戚并兴灭国继绝世,于是周朝以德治天下,有八百年历史。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和平的文化,中国历史是和平的历史。读西洋史,读罗马史并不好,没有味道,最好读周公的历史。封建制度是中国人的光荣,而且不采用帝国主义。

钱先生分析中国较远时期历史的套路,这段话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从古人做事的方式,挖掘背后的心理与性格,总结为我们的民族特点,再证明我们如今也是这样,我们如今也是中国人。

封建是周公所发明,没有封建,就无周朝。尊王攘夷霸诸侯是管仲发明。故今日需要有一个人出来讲一句话打开时代的僵局。只要能发明一句,便是大政治家。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结合钱先生写书的背景,要明白钱先生写书是有救亡图存之目的的。回顾历史中的大人物,唤醒今天的大人物。

三、讲研究方法

但秦十五年便亡,此何以故?因秦是战国时期封建国家之一,今各国相继崩溃,秦国乃是最后一个崩溃之国家,较前灭六国迟了十五年,认秦胜而打倒六国是看错的。旧势力崩溃,新势力平民阶级兴起,故秦统一中国,并非打倒六国,乃是平民社会希望统一。故汉朝是新兴的平民政治,这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结束了。秦是中国第一个统一政府,是贵族的;汉是中国第一个士人政府,是平民的。历史进步是有步骤的,眼光不应短视,吾人应具有“范畴”的系统的看法。

学者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学术素养,故研究方法是钱先生始终贯彻的。

四、讲历史趋势

既然是通史,便要讲出趋势。

有必然的趋势:

路一走正,国家民族变为富强便很快。历史不能看现状,要看趋向。如看现状,则隋又富又强,却一路走下坡,唐却从低处往上进。做人也如此,要比趋向,看势头。一百年来中国只懂得现状,现状无法回转,而趋向可以回转。

安史之乱为唐代由强转弱之转折点,亦可说是中国历史之转折点,此外之明、清诸朝再也无法有开元时期之盛况矣。此即玄宗由中国历史高峰转而下跌,故玄宗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极富戏剧性,因此他比任何皇帝都出名。

宋那时候没有人才,因人才均出在黄河流域,当时长江流域无文化。唐以前之大人物均出于北方,当时长江流域经济虽好,但文化条件则甚差。汉高祖时有张良、韩信,光武时用的不少是他大学的同学,都是读书的知识分子。但青年人年轻,能力差,所以必须多读书,前途才远大,不读书则没有出息矣。

我国文化,始于股朝时,孕育于黄河流域。到西周时,仍有赖黄河、渭水的灌溉。到了周定王五年,黄河始生水患。魏文侯时,有西门豹、史起大修水利,北方仍是安乐之居。此后黄河河道多次变迁,造成水患,如周定王五年、王莽建国三年、宋仁宗庆历八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清威丰三年,造成六次决水,但主要的水患乃在宋以后。宋后河患所以多,由于他种原因,而牺牲了河流的正道。

第二个原因是政治腐败,河工贪腐渎职,以致政府花钱多而收效少。

第三个原因是当辽、宋对峙时,边境常生乱事,不得生活安定及种养。常令皇帝御驾亲征,耗损巨大面耕种荒废。

第四个原因是宋、夏对峙时,情况与辽、宋对峙相似边界受侵犯以致不能生产安居。

第五个原因是在金人统治时期,政治情况退步,尤其是当时金之电兵圈人,害了北方之农村。

第六个原因是蒙古军队之残杀。宋宁宗时,蒙军破金朝河北、河东等州郡,凡九十余郡之多。两河、山东数千里之地,人民被残杀几尽,财帛、子女、牛马羊畜,尽被抢光夺去,城屋被烧毁,能坚守之州郡不多。

第七个原因是元代政制黑暗。元代有军人电田,民众电田,又有寺田。僧徒又常侵夺民田,包庇逃税。又创官田制,极为扰民,因此造成农民乱窜

第八个原因是元末北方之残破。当时淮河以北,黄河以南,极为萧条,都成为丘墟了。

由于以上种种情形,政治黑暗,加上兵祸天灾,情况日坏,因此北方的汉唐黄金时代,已不复见矣!

也有不可控的:

隋之富强及突起,至今仍是个谜,故历史不必悲观,历史有突变,先有其潜伏期。

而透过趋势,看到的是智慧:

有时历史只能讲时代的局部与形势,有时只能讲人物,人物改造形势,形势限制人物。讲到人物的历史是光明的,讲到形势局面的历史是黑暗的。今天是黑暗的,因今天的世界没有人物。今日的英、美、俄诸国都没有出什么大人物。

从历史上看,有没有出人物,即谈历史要有眼光与识见。否则不懂历史,不识评论。

历史不在乎是否时代有乱,是否打仗也没有关系。战国时各种人才极多,是有意义的时代。三国与唐代初年人才亦多,到安史之乱后,只讲局面而没有人物可讲了。局面是死的,人物是活的。

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知道我们是谁

今日之大学生只崇拜莎士比亚,而不崇拜杜工部、苏东坡,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的大文学家杜工部有两千万人读他的作品,读莎士比亚的不过一百万而已。只有教育可以救中国,要有“五十年以后”的精神,今日世界各国都有大学在上课,应该有志气与他们在五十年以后比一比。东汉时期做事的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经过考试的,世界上只有中国如此。外国人只讲多数,只重选举,不一定读书,故有政党。中国当时重视太学生,但是因为学生多了就轻谈了。教育有办法,社会就有办法,青年之所以伟大,因为在受教育。

鲁迅只看出阿Q却没有看出来茅容、孟敏。我钱某讲历史是告诉大家何处有盆香花,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此之谓也。

时间有限,粗劣总结至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