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你,皆是回忆

             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

            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All I ask of you》

【即便是在充满礼教束缚的时代,我也不愿做“俄耳普斯”回眸时的“欧律狄克”,说你将与我厮守,此情此生不渝,说了我便跟你走。】我想这句话应该是玛丽安为埃洛伊兹二次作画完成后,面对玛丽安的即将离去,埃洛伊兹的心声。

爱火已然产生,但如同昙花一现般,在最美的时刻被迫凋零。

1760年法国布列塔尼,才华洋溢的年轻女画家玛莉安收到委托,需要在对方不知情的状况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兹出嫁前的肖像画。两人在孤岛相依为命,白天女画家悄悄观察小姐的一举一动,到了晚上才纵情下笔。瑟琳·席安玛将同性之间的爱表现得是那么隐忍与克制,即使实在充满礼教束缚的年代,这种感情上萌发的暧昧情愫也如同电影中所使用的纯自然光布光、古典式画面构图一般优雅。

初次观影的朋友会觉得,二人的情感来的有些突兀,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的她就这样出现(二人在海边接吻)在你的视野里,其实不然,导演在整个电影中的表现手法偏向古典小说式的写法——充满隐喻、互文、双关,而二人的情感也在影片中早有铺垫,甚至二人在爱情上有着情感的转变。

从剧情上讲,二人情感上转变的节点大概在玛丽安第一次作画后埃洛伊兹的不满。在首次作画时,埃洛伊兹并不知情,而玛丽安也是为了作画而陪她散步,借此时机来观察其面貌,但埃洛伊兹将玛丽安看她的眼神归为一种爱慕的眼神,而玛丽安的观察只是工作需要,对玛丽安而言二人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并且作为画家的她在作画时也只考虑作画的技巧、光线的布局等方面。

待第一次作画后,埃洛伊兹看到后反问玛丽安::“这就是你眼中的我?”,潜台词就是:“这就是你对我的第一印象?”,而玛丽安回答的是:“不只是我,还包括了作画的规则、技法、色彩光线得运用。”换而言之就是:“不只是我,从别人身上听到的也是这样。”

假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好感,并问其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换回来的缺是大众对此的刻板印象,我想那个喜欢对方的人应该会是沮丧的。

在第二次作画后,玛丽安才重新对眼前这个即将要画在画板上的人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这也是玛丽安越过大众,以一个爱慕者的身份开始为他作画。细心观察,在第一次作画时玛丽安的眼神与神情是冷淡且平静的,而到了第二次作画玛丽安的眼神有了变化,二人四目相对时,玛丽安则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的神情,这就好似两个情窦初开的爱人,彼此不好意思的望向对方,带有一种害羞且心跳加速的感觉。

在情节设置上,我自认为作画的情节,也是二人情感铺垫的一个过程。作画的过程就好比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认知,你需要先观察其外表,大致画出轮廓,然后在通过外界的各种因素以及自身的审美偏好对画中人进行填补,最后再在细节上进行收尾。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但画作也有三六九等,传神与死板之分,埃洛伊兹在看到第一幅画作时,就说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生机,感受不到生命力。我认为作画是两个主体的事,一个主体是作画者,另一个是被作画者,作画者要对被作画者的心里与情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及想要表达被作画者的一种心理状态,儿时做古诗题都能读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看画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被作画者要表达一种当时或者作画者要求的状态与情感,其实作画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当作画者与被作画者都付出相应的情感时,这种画作才出神,逼真。而玛丽安的第二次画作也可看成是二人情感的结晶。

在镜头语言上,红色调与绿色调的搭配,也能够看出二人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几天后会有一场热恋。玛丽安身着红衣,而埃洛伊兹身着绿衣,红色与绿色的互补是最有力量的一对。譬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在办公室的场景非常巧妙的运用了红色与绿色来建立画面的结构,绿色的墙壁、百叶窗、旗袍、灯罩以绿色为基调,搭配着台灯射出的红色光线,使画面极具质感。

又比如王家卫的另一部电影《春光乍泄》,何宝荣的住所,绿色的毯子与灯等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基调,两只红色的鞋子使原本绿色的基调,变为红与绿的搭配。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红配绿,赛..,红与绿是一对经久不衰的组合,从美学的角度讲红色与绿色是互补色,互补色的搭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这也使得玛丽安与埃洛伊兹的爱情更具美的特色。

文章开头所说的埃洛伊兹的心声,试问她有没有想过抵抗?答案是肯定的。但又为何没能如愿?因为现实。对于埃洛伊兹这个人物来说,她是被一位被礼教束缚但又未放弃抵抗的人,在埃洛伊兹被与玛丽安第一次见面时,埃洛伊兹就冲向海边,迎风奔跑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她从未放弃抵抗。

值得探讨的是,埃洛伊兹对于自己是否知道自己会游泳的情节,大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自由,而岛是封闭的,处于岛中的埃洛伊兹一直向往着大海,她的内心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仔细观察,导演在整个片子的镜头运用上是非常平稳的,但有一段是摇晃的,那就是玛丽安乘船来到岛上的时候,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镜头都是摇晃的,我认为这是一种隐喻,隐喻着虽然在海上漂泊是自由的,但你要承担这份自由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就印证了埃洛伊兹为何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游泳,意思是埃洛伊兹自身也不知道得到自由之后是否能承担那份风险与孤独。而影片末尾,玛丽安不敢说出让埃洛伊兹反抗的话,因为她深知自由背后的痛苦,更何况二人的身份是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是不允许的,这也就是为何玛丽安要拒绝埃洛伊兹

影片的中后部分都在有意无意的提到“俄耳普斯”的故事,【俄耳普斯为了拯救妻子而向冥王求情,冥王答应了她的请求但有个条件就是在跨越阴阳两界之前俄耳普斯必须在前面带路且不能回头看向自己的妻子,但是在路上俄耳普斯还是回头看向了妻子,妻子再一次被冥王带回了阴间。】

“俄耳普斯”的故事也印证了玛丽安、埃洛伊兹、女仆的爱情观,三人在烛光下读着关于由奥维德写的关于“俄耳普斯”的诗歌《变形记》,在诗歌读完后,三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女仆认为俄耳普斯不应该回头,因为规定的就是俄耳普斯不能回头,这是一种传统的顺应爱情规则的爱情观,也许是身份的原因,促使其这样。埃洛伊兹认为二人情感深厚,爱得深沉,忍不住回头,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爱情可以超越一切,这也可以认证最后埃洛伊兹为了玛丽安放弃一切产生一种私奔的想法,而玛丽安则是认为这是诗人的选择,并非爱人的选择,这是一种较为理性的爱情观,她考虑现实的种种因素,并不会为了一时冲动而放弃一切,这也就是为何影片尾声时玛丽安无法说出同意私奔的话。

而当二人确立关系后,玛丽安在阴暗的走廊中就会时常看到埃洛伊兹身披婚纱的样子,每当看向她时她就会消失在眼前,这应该是“俄耳普斯”式的表现手法,而当影片末尾,玛丽安告别时,埃洛伊兹真的身披婚纱在其深厚,当埃洛伊兹让其回头看向她时,镜头给了埃洛伊兹一个全景消失在关门后的黑暗中,这隐喻了二人的这份短暂的恋情将会是永远的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你,皆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