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课程我们讲了家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家”这个框架里发生的。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家”这个框架已经消失了,我们却仍然需要去处理很多情感难题,这就是离婚。
如何理解离婚
如今,离婚已经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传统观念上,很多人会把离婚看作是一个问题,一种失败,认为是两个人搞砸了,没有办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才会导致离婚。但其实,离婚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因为婚姻中出现了无法解决的持续的伤害,人们才选择了离婚的。
离婚当然也会带来伤害,但是人们离婚,是因为不离婚所带来的伤害也许更大。既然离婚是停止伤害的解决办法,那我们就要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办法会真的起效呢?关于离婚对大人的影响,我们在上一门课程《亲密关系》中,已经有所涉及。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讲,如何减轻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是什么
要弄清怎么减轻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我们要先理解,离婚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是什么。
家庭解体的时候,孩子受到的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家没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在家庭解体之前,他们会非常努力地想让家庭维持下去。在父母离婚之后,家的残缺很容易被孩子理解成自己的残缺。所以当看到别人有完整的家庭而自己没有时,这些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那些总是被父母卷入冲突的孩子,更是会责怪自己,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会导致家庭的解体。
但如果处理得好,孩子也会慢慢从父母分开的冲击中走出来。他会觉得自己还是有家的,只是家庭成员少了一个人。如果抚养者有足够温暖和安全的话,孩子也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至于孩子是否能接纳这个家庭的特别,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里大人的态度。如果大人觉得这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那么孩子也会把它当作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大人自己的接纳程度比较高,那孩子自然也会接纳它。就像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介绍自己家的时候很自然地说:“我家只有我和妈妈,可是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很幸福。”
可就算孩子跨过了这个特殊的阶段,接纳了自己有一个特别的家,还是会有一些情感的暗流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有些复杂的情感,是很多人不容易体会到的。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常见的三种伤害的来源。
伤害的来源之一,是孩子必须在分开的父母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不只是现实的抚养权的选择,而是情感上依赖谁的选择。一般而言,孩子对父母都是有感情的,选择依恋一个人而放弃一个人,对他们是太难的一件事。而最糟糕的是,孩子需要跟原先的依恋对象分开,去跟另一个人生活。我就见过一个孩子,妈妈为了离婚放弃了抚养权,孩子依恋妈妈,却只能跟爸爸生活。当然爸爸对他也不错,但是孩子还是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
那个孩子说:那段时间我不知道是怎么过的。我觉得我快要死了。爸爸晚上下班回来,也会跟我说几句,我知道他想安慰我,我却心不在焉地嗯嗯应付着。谁都不能提妈妈,一提她,我的眼泪就会掉下来。我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见她。不需要过多解释,孩子需要很艰难的调试,才能适应这种转变。
伤害的来源之二,是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伤害波及到了孩子身上。
一方面,孩子的情感会受依恋对象的影响。比如,当妈妈对爸爸还有很大恨意的时候,孩子通常也会和母亲一样去恨父亲。而另一方面,孩子又想去爱、想去依靠自己的父亲。这样,他就陷入了一种非常矛盾的感情。
我就见过一个初中的孩子,父母很早就离婚了,跟着妈妈生活。父母分开的时候很不愉快。但是,这个父亲对孩子却倾注了极大的感情。他总是给孩子买贵重的礼物,节假日也会请孩子去各种高档的地方吃饭,孩子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是义无反顾地支持。
可是孩子还是不能接纳他。他说:每次跟我爸爸在一起吃饭,我就很警觉,像是到敌方阵营里的间谍,完全没有办法放松。我也知道我爸爸对我很好,可是这改不了他是一个坏人的事实。为什么他坏呢?就因为他伤害过我妈妈,所以我也不能接受他。有一天他还问我,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改变身上的基因,他只想要妈妈的那部分基因,不想要爸爸的那部分基因。又有一段时间,他跟我说,他想从爸爸的姓改成妈妈的姓。
其实,基因和姓名都只是隐喻。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想剔除这种情感的冲突,来让自己变得一致,否则,他不仅没有办法接纳爸爸的感情,甚至没有办法接纳自己作为爸爸儿子的一部分。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和疏远,无论对父亲还是对孩子,都会变成一种伤害。
当孩子被迫在矛盾的父母之间做出艰难的情感选择,他们就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关系的纠缠。这也是伤害的第三种来源。
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讲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过于亲密、边界模糊,就容易出现关系的纠缠。而在单亲家庭里,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了。一般来说,在单亲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会和孩子的关系非常亲近。抚养者和孩子都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方身上,但是这种亲近带来的不只有温暖,也有伤害。
我曾见过一对母子,母亲一个人抚养孩子。小时候妈妈脾气急,有时候会打孩子,后来孩子长大了上了初中,发起脾气来,会跟妈妈动手。我问起两个人的矛盾,孩子说:“我妈妈一直对我有很高的期待,可是我完不成她的期待,我就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有时候不想活了。”
妈妈说:“我没有啊,也许以前有,可是现在我已经接受了你成绩不好,只要你快乐就行。”孩子却说:“你就是一个成功的演员。嘴上说没有,心里其实比谁都在意。”妈妈叹了口气跟我说:“所以我都不敢叹气,因为我一叹气,他就会生气,就有机会骂我。”我问孩子为什么对妈妈的叹气这么敏感,孩子说:“因为她一叹气,我就觉得她是在否定我,那我我当然很生气。”
孩子对母亲的敏感,就是两个人相依相伴、长久训练的结果。当孩子完不成妈妈的期待时,妈妈说放下了,孩子却仍然不依不饶,他不能原谅妈妈,也不能原谅自己。当孩子逐渐长大,母亲的管教越来越多。两个人冲突也越来越多。可孩子却说:“以前是我需要妈妈,可是现在是妈妈更需要我了。我就是把生活弄得一团乱,好给我妈妈一些机会来管我,如果不来管我,她的生活还有什么呢?”
原来,儿子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满足妈妈的需要。可是妈妈真来管他的时候,他又会变得很不耐烦,母子之间就陷入了无休止的纠缠当中。这个儿子已经长大到了离家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母亲和孩子都会放不下彼此,因为毕竟他们相依为命这么久了。这会造成额外的冲突和伤害。
如何减少伤害
那么,怎么才能减少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呢?其实,理解了伤害发生的原因,我们也拥有了减轻伤害的线索。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想要不伤着孩子,要避免父母之间的矛盾延伸到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的矛盾在延续,孩子的内心,也会变成父母情感的战场,这样孩子就很难有空间去发展他们自己。这并不是说两个人离婚以后一定要做朋友,而是说,要学会把伤害留在过去,把离婚当作一个结束。因为无论过去有多少的爱恨情仇,现在你自由了,你能从这种情感羁绊中解脱出来,而孩子,也应该拥有这种自由。
第二,要处理好孩子养育上的矛盾。
一对伴侣离婚以后,他们就不再是夫妻了。可是作为孩子父母,他们仍然有很多需要协作的地方。要让一对离婚的夫妻协作可并不容易,本来他们就是因为协作不好才离婚的,在孩子的养育上,一定也是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孩子养育上的协作,当然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那么怎么才能协作得好呢?我们在前面的课程说过,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划清彼此的边界,离婚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孩子跟了某一方,在养育孩子上的做法另一方再看不惯,也不应该去发表意见,更不能去纠正和干预,除非对方愿意听。否则,很可能不仅帮不上忙,反而引来了混乱。相应的,一方也可以要求在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里,让孩子只听自己的。这样,孩子才可能把两方的爱整合到一起,不会在父母的矛盾中左右为难。
第三,分开以后,父母也要有孩子以外的生活空间。
有一些离婚的人会觉得,我已经对不起孩子了,就不想再去找另一半,我只要跟自己的孩子过好就行了。当然这么想也是一种选择,可是他们没有想过,如果孩子变成了父亲或母亲的全部,就意味着父母把自己放到了一个这样的位置: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而孩子也自然觉得他应该为父母的一生负责,这种沉重的负担,很容易把爱变成怨。
我见过一些离婚之后却仍然过得好的家庭,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有孩子以外的生活资源。父母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有其他家人的支持。孩子呢,慢慢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朋友。所以,减轻孩子伤害的最大秘诀,就是离了婚仍然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既能从父母那边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又不用承担抚养者情感上的负担,那他们就能更好地发展他们自己。
划重点
1 、离婚当然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问题,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2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除了家庭破裂的冲击,还有3种伤害来源:(1)必须在父母之间作出选择;(2)父母的矛盾波及到孩子身上;(3)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纠缠。
3、 减轻对孩子伤害的3个思路:(1)避免父母矛盾延伸到孩子身上;(2)处理好孩子养育的矛盾;(3)过好自己的生活。
课后作业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有没有见过一些虽然离婚了、但把生活处理得很好的人?他们是怎么处理的?欢迎给我留言。
离婚不是人生失败,离婚是结束一段不适合的关系,是解决问题办法。但离婚的当事人,在离婚前后注定是痛苦的,但不离婚会更痛苦。我自己经历了离婚,而且不止一次,对离婚前后的痛苦有深刻体验的。最终下定决心离婚,是接纳了自己——我承认我还不够多了解自己,所以才选择错误;我承认我们只是不适合,而不是我们要互相指责,认为对方是错的那个人;婚姻除了以爱为基础外,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透过2个人的协同,创造出更有效更优的生活……离婚是什么?是我们没有找到或是培养出合适的协同伙伴,两个人在这场必须协同的关系中,不停内耗与磨损、伤筋动骨。那就按下停止键,放过彼此,祝福彼此余生都有机会获得幸福。
我是这么想的,当然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两次离婚,我都是很理智很平静提出来的,我都是尽最大的努力把伤害降到最低,给足对方和自己体面。我提出离婚时,没有说对方是错的人,更没有细数对方的各种不是……我只说,我们都是特别棒特别好的人,但两个特别棒特别好的人并不一定适合在一起生活,我们并没有错——正所谓“甲之砒霜,乙方熊掌!”很感谢两任前夫,他们都认可我这段话,最终两次离婚,都是在平和与有商有量、相互理解的情况下结束的。离婚后,努力去适合离开熟悉的家后的生活;工作上一如既往积极进取,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感情上不拒绝合适的异性的示好,或者亲朋好友安排的相亲;离婚前的准备期与离婚后的适应期,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清晰自己情绪的来处。对女儿的疏导,就是告诉她,爸爸永远是你的爸爸,血缘上唯一的爸爸,他永远都是爱你的;妈妈也是你永远的妈妈,爱你如初。再谈恋爱再婚过程都很顺利,因为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和压力,就像陈老师文中所讲,我是离婚当事人,我自己很坦然后,孩子反而就很坦然,过渡得也很快。再加之,我经济很独立,所以也就少了因为经济原因而生事端的事情;教育孩子方面,孩子爸爸一直都是认可我的教育,愿意做个快乐的甩手掌柜,我们也没有教育方面的分歧。对于现任丈夫,我也是积极和他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我们彼此都不要求对方,要对自己的孩子视如己出,要对自己的父母视如亲生父母,要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视如手足……只需要把他们当成自己家的重要亲戚,客客气气,做一个有素养有礼貌的体面人。再婚已经8年多,我们共同的孩子也快要7岁了,他的女儿和我的女儿,很爱我们的女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适合我的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