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启自我修炼之路?——有感于《第五项修炼》

《第五项修炼》,被誉为“伟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是我近几年读到的大部头里面,启发性较强的一本。坦白说,这本书概念多、理论性比较强,要完全深入理解,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实战积累。但瑕不掩瑜,此书绝对是一本经典著作,想要更好地看清身边的职场现象或商业模式,思维的修炼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撇开繁重的外衣,我想从一个普通职场人的角度解读,《第五项修炼》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启发意义,自我修炼,到底该如何开启?

篇幅较强,请耐心阅读。

第一项修炼:系统思维

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是否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取决于是否具有系统性的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是本书的核心和精华,书中开头引入了一个的啤酒游戏(具体可以百度),游戏非常引人深思,简要来说,啤酒游戏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现状:在组织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就自己的职位和角色来看待组织全景,都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大象,殊不知,自己仅仅是摸到了一条象腿;基于所看到的象腿来做决策,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如何改善:跳出“反应式管理”,透过表象的现象和事实,深入理解事件背后的“行为模式”,看到深层的趋势和底层逻辑;进而再深入理解逻辑背后的原因和动力,即“系统结构”。

为了便于理解,附上书稿和笔记:

关于系统思考,在书籍的前半部分,作者介绍了很多的法则和系统模式,精选几个。

1、不要执着于短期事件,过多的关注短期事件,会干扰我们对长期模式的理解,难以持续地进行生成性学习。

2、杠杆作用,微小的、集中的行动,如果选对地方,有时会带来可观的、可持续的改善。就像一艘船上的“小舵板”。寻找杠杆的起点之一,是学会观察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而不仅是事件本身。在多数的管理工作中,真正的杠杆效益,还在于理解动态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微妙之处)

3、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多数管理的挑战,在于难以看清产生问题的整个系统。“系统边界原则”告诉我们,有些大的组织问题,必须考虑部门/职能之间的互动因素、互动关系;杠杆效应往往存在于互动之中,我们需要看到大象的全貌。

4、遇到问题时,不要去责怪别人,因为你和那个被责怪者,都是同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5、系统思考,是心灵的转变,是观察整体的修炼,它是一个框架,用来观察和看清互相作用的关联结构,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不是线性的因果链;用来观察和看清变化的过程模式,而不是静态的“快照图像”。

6、正反馈,滚雪球效应,加速度、走向两极;负反馈,保持平衡的、隐形的调节机制;延迟:行动和结果之间的间断和空隙,时间差,让子弹飞一会。

7、增长极限,基于第6点的正反馈、负反馈原理,很多愿望良好的努力,在有所改善之后会遇到增长极限。要学会识别出正反馈和负反馈因素,不断寻找新的杠杆作用点。

8、负担转移,当我们遇到严重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用“简易的应急措施”去解决问题,“权宜之计”可能使长期的情况变得更糟;负担转移的另一种体现是“目标倾蚀”,当现实和目标有差距时,很容易降低目标。“上瘾机制”是又一种体验,依赖于临时方案不能自拔。

解决方法是,强化根本解决方法,基于长远观点和共同愿景;弱化那些症状缓解措施,说出真相并坦率面对治标方法

9、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看到的信息问题不是太少,往往是太多,作为经理人,需要知道哪些是重要信息,并看清细节复杂性背后的、能发生变化和产生变革的结构模式。

系统思维的修炼,需要持续的探索,是一条艰难的路。然而,一旦拥有了系统思维,你便能发现这混沌世界背后的简单之美,你看到的世界,也将从此与众不同!

第二项修炼:自我超越

著名的畅销书作者佛兰克尔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超越!

“有高度自我超越水平的人,都有一种特别的目标和使命感。愿景是一种召唤,而不仅是一个好想法。他们把现实看做盟友,而不是敌人。”

要实现自我超越,第一,需要理清志向目标,即个人对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的领悟。如果能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触碰到内心的召唤,活在每天被梦想叫醒的状态,那就已然走上了自我超越之旅。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作品一样,对待我们的生活。

第三,对真相的承诺。美好的愿景和无能为力的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结构性的冲突。因此,需要对真相的承诺——看到真实情况的自己,并心甘情愿地根除那些限制和欺骗的自己习惯。只有发自内心的觉察及自我改变的动力,可以带来真正的改变和进步。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尽早地弄清楚,哪些是我们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为之而努力实践。这就是自我超越的开始。

我们处在一个极度物质化的时代,“自我超越”似乎少有人谈及。

然而,现代人的空心病,只有“意义感”“自我超越”才是治愈的良药


第三项修炼: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格局!

心智模式的修炼,从审视自己开始,把我们内心的、关于世界的图像展示出来并接受审查和检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开放自己的思想,接受他人的影响。

“没有人头脑里能装得下一个组织、一个家庭或一个社区,我们的头脑里装的是图像、假设和故事,它影响着我们的观察,以及对外界的感知方法”。——这就是不为人看见、却无所不在的心智模式。

如何修炼心智模式,从对内和对外2方面入手。

一方面,保持“开放性”。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开放性,在于他是否愿意发现并接纳自己观点中的毛病,愿意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开放性修炼,需要摒弃“习惯性防卫”及不同立场之间无休的辩论,学习倾听和探寻别人的观点,鼓励大家把想法和意见说出来,哪怕不能协调一致。

另一方面,在于行动中的自我反思。通过比照我们说的与我们做的两者之间的差距,来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的思考和观察,而不是轻易下一般性的判断。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有着“冷酷的慈悲心”的伙伴,来帮助你,实时唤起你的觉察和自我意识,那将是你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


第四项修炼: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回答的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它是人们内心的愿力。要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就应该激励组织成员开发个人愿景,激发真正的信念、行动意愿和投入参与。没有人能够赠与别人“他的愿景”,也不能强迫别人开发愿景。有愿景的领导者,应该在分享自身愿景的同时,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愿景。

优秀的组织,往往都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的凝聚在一起。

“全息摄影”,是组织愿景的一种理想状态,即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看到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第一步是放弃传统观念(即认为愿景总是由高层宣示,自上而下规划出来的)。第二是聆听和沟通,去倾听组织的声音;当员工不认同愿景时,不妨公开你对顺从的要求,消除虚伪,“我知道你们可能不全部同意新方案,但这是管理层目前承诺投入的方向,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第五项修炼:团队学习

乔丹说,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

团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现协同校正的智慧潜力,让团队智商超过个人智商。

具体方法,包括深度汇谈商讨。

实现深度汇谈,有3个必要条件,一是“悬挂”自己的假设,即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暂时将观点放一边,把它拿出来接受检验,而不是总想着为自己辩护;忘掉假设和成见,进入真正的“共同思考”。二是将其他人看成同事,平等相待。只有大家心里都平等相待,深入的探索才有可能发生。三是汇谈过程中需要一名"护持场境"的辅导员。

商讨是深度汇谈后的必要补充,深度汇谈更多的是发散性的,对复杂问题的探讨;而商讨则指向于达成协议生成行动计划

不论是哪一种形式,反思探寻都贯穿始终;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坦诚地看到并披露自己,倾听他人,去溶解人与人之间“习惯性的自我防卫”,真正的实现团队学习。


最后,关于学习。

《第五项修炼》书皮上的副标题是,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对个人来说,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学历高低,读书多少,参加过多少培训;更在于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在于心智的成熟与通透。即,建立系统性思维模式,唤醒自己深层的愿景和意义感,在开放性的交流和持续的自我反思中修炼自己。

对于组织也是同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在于购买了多少图书,开展了多少培训,或者创办了所谓的企业大学。而在于是否具有生成性的学习机制。即,修炼组织的系统思维,追求组织的自我超越,修炼组织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愿景,并通过团队学习持续校验、修炼并完善。

稻盛和夫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心灵的修炼!

真正的学习,不仅是外在的知识积累,更是内在的心灵成长和心智修炼!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开启自我修炼之路?——有感于《第五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