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篇//洋务运动的兴与衰

19世纪60年代起,晚清政局日益风雨飘摇,内有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外有帝国主义列强发兵入侵,形势极其危机。此时的清朝皇室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依旧沉寂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然而,有一些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上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湘淮集团,以及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与他们对立的则是“顽固派”。

洋务派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使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未能挽救危机四伏的晚清时局,但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21年9月2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史篇//洋务运动的兴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