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世界能动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综合面进行的。同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的形式反映现实对象不同,思维作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它对现实的反映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征。
所谓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对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东西;从许多特性中概括出本质的特性,从无数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中概括出较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所谓间接性是指思维能透过直接的感性的东西,从现象到本质,从事物的外部到事物的内部,并能运用已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无须借助直接经验而推出新的知识,因此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
思维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一种抽象活动的能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作为反映,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思维与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维活动在语言形式之中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的直接基础。思维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是人的一种创造性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思维起着巨大的作用,人们依靠思维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形成一定的目的、计划,并在自己的实践中遵照这些目的来改造世界。思维自身的真理性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等,思维的方法是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模拟、分析与综合等指意识、精神。
与“存在”相对。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是独立的、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着。庸俗唯物主义把思维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大脑的物质特性,思维始终与一定的物质运动形式即与人脑的活动联系着。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的产物。
辩证思维( dialectical thinking)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及运用。辩证思维的特点是从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辩证思维运用逻辑范畴及其体系来把握具体真理。辩证思维既不同于那种将对象看做静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也不同于那种把思维形式看作是既成的、确定的形式逻辑思维。它是辩证逻辑研究的对象。人类的辩证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在辩证地思考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
对辩证思维的研究早在古代就有了萌芽,但对它的充分研究只是近代才达到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对辩证思维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黑格尔从思维本身的辩证本性出发,探讨了思维的辩证方法和思维形式的相互关系。在辩证思维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把客观辩证法看成是主观思维的结果,因而不可能赋予辩证思维理论以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辩证唯物主义彻底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辩证逻辑的建立正是人类的辩证思维进到具有科学形态的自觉阶段的产物。
创造性思维( creative thinking)不囿于原有的认识,善于独立思考、怀疑、提出问题,开拓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其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非常的新颖性和特别的主动性。发明技术、提出新的科学假设,构思艺术形象、形成新观念、创建新理论,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维形式,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必要条件。
创造性思维并不神秘,它是创造者在实践活动中将获得的经验材料、观察到的事物和已知的科学知识或假设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而作出创造的过程。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灵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理性过程,其结果是否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待实践检验。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应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有新的创新、新的发现或发明的那种思维过程;广义指对具体的思维主体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系统性思维( systematic thinking)把物质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式不同,系统性思维的程序是: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注重从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上去把握事物的整体效应;从物质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物质系统的整体结构。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的问世,系统思维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复杂的物质系统的重要思维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英语思维》(石海浪著)课堂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