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精神

记得我父亲经常说他们小时候吃都吃不饱,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好几年,现在的我们相比以前小的时候吃的好穿的好,在物质方面有很大的提升,这也说明大到国家小到自己我们都是在像好的方向发展。可是现在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好像离的越来越远,以前过年每家每户都是热热闹闹,“家里做了些肉,拿过来给娃儿们吃”几个小家拼成一个大家一起过年,小时候的过年可真的幸福。反观现在街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楼宇里打死不相往来的邻居,说真的到现在我不知道我邻居家的主人姓什么,忍不住怀念以前的生活,那样的温情早就被现代社会的冷漠、麻木、自私所取代了。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态的一种表现,正如书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本书作者深入世俗大众的精神生活,通过对传统民间社会秩序、精神追求、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考察,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底,寻找普通个体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人早就洞悉宇宙自然不断变化和互相转化的特征,阴阳、五行、八卦思想正体现了这种不同状态之间的动态转化。在这种变化之中,古人始终追求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各方强弱适中,和谐共存。义理之学也强调世间万物转化,“月满则亏”这类俗语,警戒人们在成功或者兴盛时更要谨慎,以免招致不好的结果。

“对于事物的发展存有戒慎恐惧之心,是中国文化呈现的特殊现象”。古人一面积极进取,一面谨小慎微,这是中国人做事的一种内在的紧张。就像老牌中药世家同仁堂曾有的一副对联,“合药虽无人见,用心自有天知”,这便是一种自我监督。

四大名著等故事深入人心,作者用一个章节专门剖析了四大名著中反应的民间精神文化特点,观点新颖,很启发人。人们相信《三国演义》的故事胜过历史本身,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说来说去讲的就是一个“义”字,关云长被后世尊为义气的代表人物,曹操评价关云长“财富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这样的人,天奈其何”那种英雄惜英雄的豪气,让人难忘;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这正符合了大众对义气的追求和崇拜,是社会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顺应时空变化、关注万物转变、维持均衡、自我监督和警戒、追求公道和义气、将儒道佛思想圆融一体,这些都是民间传统文化精神留存的宝贵价值。这与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明相去甚远。西方文明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弊病,这种弊病也许可以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得以纾解,这正是这本《中国文化的精神》在这病态的社会中寻找的良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