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契弗 —— 最会讲故事的“美国郊外契诃夫”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约翰.契弗的一生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更多的读者知道这个名字却是通过他那些数量庞杂且品质俱佳的短篇小说。其短篇作品曾一度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郊外的契诃夫”。在他的作品中,通常把笔触伸向美国中产阶级这一主流社会群体,向他们读者展示了他们生活中的真实状况与面临的种种困境。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出版于1978年的由契弗亲自编选、共收录61篇短篇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本书可以看作契弗对其毕生短篇创作生涯中一次很好的总结。而此次中文版《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的出版,可以让中国读者有更多机会去深入挖掘、了解这位极擅长从细微处勾勒人性的小说家与其生平经历背后产生的那些故事……




      在这本厚达1108页篇幅的作品中,每一个短篇我都很喜欢。就情节布局而言,小说通常不以事件本身为核心,而是以人物内心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叙述目标,情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体精神世界的变化所推动决定的。有评论家表示:“契弗仿佛具有一双镭射光机般的慧眼,能照见其中每一处复杂与幽微,结尾部分又通常运用开放式结局,发人深省”。


      除此,情节上的神转折也是契弗作品中惯用的一大特色。在《巨型收音机》中,契弗就用到了这一手法,不但使小说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深刻揭示出了字里行间蕴含的中心思想。这一写作手法带给读者的除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也会产生独特的审美快感。对于个体而言,生活就如同一只华丽的牢笼,表面的光鲜亮丽下潜伏着各种难以预料的危机,内心深处时刻萦绕着莫名的孤独与巨大的恐惧感。




      女主艾琳与丈夫吉姆是一对看上去生活优渥的古典音乐发烧友。有一天她在丈夫为了讨自己欢心而购买的那台古老而丑陋的收音机中无意中听到了邻居们各种各样的隐私。TA们中有消化不良者、有无尽的虚荣、赤裸裸的激情肉欲、也有对信仰的怀疑与绝望……艾琳震惊于生活表象与本质上的巨大差异,也为那些粗鄙与肮脏的灵魂而忧心不已。小说结尾处,契弗笔锋一转,通过吉姆的口吻残忍地揭下了艾琳“完美面具”下隐藏的丑陋面孔。原来,她的灵魂也并不比她的邻居们更高贵,每当天冷就会穿上那染得像貂皮的艾鼬皮大衣的她贪墨妹妹的遗产、造成了其悲惨一生的根源,沉着冷静地拿掉了腹中的胎儿等种种不良行径都一度让丈夫不寒而栗。这种情节上的突转深层次地批判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空虚与堕落,在美国社会的芸芸众生中却并不具有特殊性……


      绿荫山是契弗虚构的一个地名,代表他常年居住的纽约郊区中层住宅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是契弗最佳短篇小说的《乡居丈夫》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弗兰西斯·韦德在飞机失事时幸运地活了下来,回到绿荫山的家中后却发现他妻子儿女对此事全都是漠不关心的态度,从此其精神状况走上了下坡路。不久,弗兰西斯在邻居家的晚宴上遇见一新来的女仆,回想起她就是几年前被纳粹分子在诺曼底十字路口被剃光头发、脱光衣服的那个狼狈女人。此时的弗兰西斯心中正忧郁,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年轻漂亮的保姆安妮。他在去找心理医生求助时却被警察搜身,误以为他就是经常给医生打恐吓电话的那个人。弗兰西斯最后的结局是在家中地下室按照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法做木工活给自己治病。契弗不失时机地描写了黄昏降临绿荫山郊区时的景色,最后的结语是:“然后天就黑了,那是个国王们身着黄金礼服骑着大象翻越群山的夜晚。”




      此种描绘手法可谓是大胆的、生动的。在这样一个充满事故与不幸的讲述中,一个童话式的结尾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也许,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促使读者意识到魔法的存在,正是这种魔法环绕着主人公,才使得他不落俗套。《乡居丈夫》的主人公其实是个富有的商人,住在乡下郊区,只是并不务农。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形象,也间接描述了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揭示了物质层面富裕的美国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契弗把人物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这正是他独特的艺术特点,可以说,这个短篇是美国当代短篇小说的佳作之一,颇能反映出当代美国文学的普遍性。


      在某种程度上,契弗又可以被称作“暗潮的追踪者”,他所拥有极佳嗅觉能够让他敏锐捕捉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底下的“暗潮”。在小说《音乐教师》中,处于感情瓶颈期的丈夫塞顿和妻子杰西卡两人都不愿意离开对方,于是就这么胶着,生活也似乎是各过各的日子。虽然妻子每天都给丈夫做饭,但却都是烤糊的肉和饭菜。有一天,丈夫被朋友建议应该有自己的爱好,于是去到德明小姐处上钢琴课。初始丈夫觉得还可以,但妻子却总怀疑丈夫出轨。二人摊牌后,丈夫终于理解妻子误会的原因。直到丈夫一想起去上德明小姐的钢琴课,浮上心头的情绪就是鄙视和厌恶。他再也不想去上课了,但还是应该去跟老师告个别,所以选择在某个傍晚去上课最后一节课。塞顿连叫了三遍德明小姐的名字都没人答应,于是准备回家,结果却被警察告知德明小姐已死的消息。




      那么,德明小姐是何时而死?为何而死?契弗都没有交代,除了她是位钢琴教师之外,并没有其他只言片语透露。这些问题的答案就留给了读者,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在契弗的小说中,不管对于生活的追求也好,抑或处理情感的方式也罢,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我在这些东西中着力探寻的,恒久不变的总是对于光明的热爱,以及追求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某种道德的决心”。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大部分以1930-1940年代的纽约郊区为背景。绿荫山平静富贵的表象下,隐藏着无边的空虚苦闷,点点滴滴都体现在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这个世界是庞杂的,充斥着酗酒、破产、移民、畸恋,笼罩着空虚、苦闷、冷漠、彷徨。契弗就像一个心灵捕手,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用笔记录,捕捉着曲水暗流中生活的剪影,拼接出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人性是共通的,但故事因时代会有所不同。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契弗捕捉到的那些生活剪影究竟有多大的普适性?读者是以看历史的眼光图个热闹,还是能从当今现实中找到一些历史的影子?答案,应该是后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约翰.契弗 —— 最会讲故事的“美国郊外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