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或称沉锚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或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当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对最初获得的信息给与过多的重视,从而影响对当下事件的判断。
锚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实验中的锚定效应
最早提出锚定效应的,是Tversky和Kahneman。他们在1974年通过实验发现,在不确定情境下,人们对于数量的估计出现了向锚值趋近而产生偏差的现象。他们做的实验很简单:在轮盘上事先动了手脚,使指针只能停在10或65的刻度上。找了一群人转动轮盘并记下数字。之后问他们:“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例可能是多少?”实验结果是:转到10和65的人分别给出的答案均值是25%和45%。不难看出,前后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人们往往不能忽略先前事件的影响。
Tversky和Kahneman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比如,对2组被试分别提出下列2个问题:
(1) 8×7×6×5×4×3×2×1=?
(2) 1×2×3×4×5×6×7×8=?
要求被试在5秒内估计出其乘积。结果发现,被试对第一道题的估计的中数是2250,对第二道题的估计的中数是512。两者的差别很大,并都远远小于正确答案4032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大多数被试的算法是:先计算前几步,得到一个初始(锚),然后进行(不充分)调整做出回答。由于调整是有限的,第一个式子的初始值较高,因此得出的估计值也比较高;而第二个式子初始值较低,因此得出的估计值自然较低。
有另一个著名的试验,一位心理学家让两个学生各做30道题中的一半,他要求甲尽可能地做对前15道题,而要求乙尽可能地做对后15道题。然后心理学家让一组被测试者对甲乙作出评价,结果测试者大多认为甲比乙聪明,因为甲做对了前面15道题,这个起始现象影响了大家对甲的客观判断。
格雷戈里·诺斯克拉夫特和玛格丽特·尼尔都是研究谈判策略的心理学家,他们向一组房地产经纪人呈现了相同的背景材料,都是对一栋房子的具体描述——它的面积、设施以及最近的环比交易量。为了测量锚定效应,研究者为一些经纪人提供了同一栋房子的不同上市价格。结果,看到高上市价格的经纪人对这栋房子价格的评估值远远超过那些看到低价格的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到20%的经纪人报告在评估时使用了上市价格数据,却坚持自己的评估是独立进行的。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害的,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生活中的锚定效应
说完实验之后,我们回归到生活。生活中的“锚”无处不在,举两个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
我们去星巴克点了饮品后,店员会问:“大杯还是超大杯?”星巴克只有这两个杯型吗?其实星巴克一般有中杯Tall、大杯Grande、超大杯Venti三种杯型,但是中杯被店员们利用沉锚效应很好地藏起来了。通过设问“大杯还是超大杯”,而不是直接询问“需要哪种杯型”,给出选择的心理暗示,从而引导客户的决策。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数量和粥店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但结算时,总是一家店的销售高于另一家。究其原因,原来效益好的那家服务员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收到第一个问题的顾客,也许他不需要加鸡蛋,只是服务员的提问问题颇具技巧,已将消费者的思考起点就定在了加几个鸡蛋,不知不觉就增加了销量。
上述这种先发制人的话术就是给消费者设定的“锚”。
商业营销中的锚定效应
建立零售价和限购也是常见的锚定手段,标注“限购”的商品意味着货源十分紧俏,也就是商家在消费者心中抛出的一个“锚”。2015年,美国艾奥瓦州的一家超市利用锚定效应进行促销,在罐头货架上贴上“每人限购12罐”的标签,结果当天消费者人均购买7罐,罐头一时间在当地家庭的餐桌上泛滥成灾,吃也吃不完的罐头最终有多半贡献给了垃圾桶。
在购买价格不透明的东西时,卖家在一开始漫天要价其实是个很好的锚定策略。即使买家明知道这个东西不值这么多钱,也会不自觉地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景区的玉器会标价几百万,虽然你会心想“谁会花几百万买这个?这玩意顶多几千块!”,但实际这个标价已经影响了你。如果之前的标价是几千块,你给的估值可能也就几百块,简单多写两个零,就可能对估值产生了几倍的影响。就连餐厅菜单中第一个食物的价格,也一样会成为顾客的锚。
在电商平台看到的打折活动,划去较高的原价,在旁边给出一个新的较低的价格。原价自然而然成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参照物,原价越高,顾客的锚定值就越高,从而最越可能购买打折后的商品。
金融领域中的锚定效应
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
金融领域中,倘若不能抵御初始信息带来的偏见,一旦被“锚”住,损失往往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举个例子,隔壁老王1月份携本金50万进入股市,当年6月份大盘处于5000点时他的账户浮盈最高曾达到100余万。接下来股灾爆发,在浮盈迅速跌落到70万时,此刻老王觉得自己损失了30万,一定要继续持有这些股票,直到追回损失为止,但接下来是60万、50万……甚至一路下跌至25万。像这样锚定在100万时造成的影响,让从浮盈变成深套。回想一下股市动荡的阶段,你我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王?
既然“锚”无处不在,那我们要怎么避免呢?
锚定效应的决策影响,建立在不确定的情境下,所以当情景确定时,锚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而要确定情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尽量多的资料。
除了要避免“锚”的影响外,还可以倒过来利用“锚”,成为那一个“握锚”的人,抢占先机。既避免了“锚”的影响,又利用了“锚”的作用。例如,当你谈判砍价的时候,可以先抛出一个“超低价”作为锚,然后你就会发现,接下来的讨价还价就是围绕这个锚来螺旋式上升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涉及高风险的政治或商务谈判过程中,在信息有限或是不确定的情况下,锚定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给出第一个报价的交易方能从强大的锚定效应中受益。而在拍卖过程中,拍卖行也会给一个初始竞拍价格以锚定并重建参与者内心的估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