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二章 | 微信读书(手机版) P108-110
原文片段:
拆书家需要激活学习者的经验,促进学习者的参与,催化学习者的应用,还需要适当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适当点评,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自我反思。总而言之,拆书家选择原书拆页,请学习者阅读;拆书家讲解引导,帮助学习者理解并联系自身;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反思经验、规划行动和现场演练。
拆书家主持RIA现场学习的3个核心环节分别为(见图2–1):阅读拆页、讲解引导和拆为己用。如此可以帮助学习者达到和参加培训一样的效果。
R(Reading,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知识并关联自己。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同样的感觉,第一次听说"拆书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一个把书本的文字逐字逐句的拆解斟酌,体会作者的用意的读书方法。
但是,实际操作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和真实的拆书家相差甚远。今天这篇拆页就很好的给我们解释了拆书家在RIA现场学习中到底需要做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核心步骤入手:
1. 阅读拆页 Reading
阅读原文片段,看似直接明了。但这一步其实还隐藏了一个重要的技能点,挑选片段。片段选择适不适合,直接影响后续讲解步骤的提炼难度以及拆为己用中经验的关联度。
在21天训练营的时候,最后一周的作业要求我们自选片段。第一次我挑选的片段是一个讲原理的片段,而不是一个适合初学者讲步骤的片段。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原理片段容易出现许多引申的概念,这些新的引申的概念如果不在讲解引导的时候解释清楚就会导致学习者(你也可以理解为听众)出现更多的困惑,从而难以联想到自己的经验。
所以说,虽然这一步是带领大家去阅读拆页。但是挑选符合拆书家能力的拆页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2. 讲解引导 Interpretation
有人会问了,每个人对片段的理解都是有个体差别的,凭什么拆书家的解读就是正确的呢?其实不然,首先我们拆解的都是致用类的图书,不是小说散文。致用类的图书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概念,方法基本上是确定的。比如说《三天打造一流口才》书中介绍的画面介绍法,它提出了四个步骤去加深别人对我们名字的印象。这个方法是已经确定的。拆书家的讲解引导就是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原文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片段。
也许有人又会问了,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原文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理解:
1) 当原文片段过短,就需要拆书家补充一些案例来帮助理解。
2) 当原文片段总结的并不是很简洁,我们可以通过提炼语言,比如说添加步骤名称来帮助记忆。
3) 当原文片段没有主动提及使用条件的时候,我们则需要补充适用边界来说明。因为没有一个方法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
由此可见,这一步考察的是拆书家对原文理解的准确度,复述时语言的提炼度,以及设置适用边界的有效性。
3. 拆为己用 Appropriation
终于到了拆书法最重要的一环,拆为己用。连接自己切身的经历来进行反思,然后根据复述的内容定制贴合自己场景的行动计划。这回到了第一章的内容,为什么书读了那么多我们还是一筹莫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找到能够运用的场景。所以对于我来说,拆为己用的隐藏技能就是积累场景。
比如说,看到一个好的片段,你对文中的案例似曾相识,但是等你自己总结自己经验的时候经常磕磕巴巴。当同类场景再次出现的时候,因为你没有结合自己的经验反思,所以你很容易会想不起段里的建议,最终处理方式又回到读书前的状态。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对身边发生了的问题的起因,经过,结果,参与的人,你的处理方式,你的感受进行记录。积累问题出现的场景,从而当拆为己用的时候,能够快速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才能够帮助学习者制定出目标和行动计划。
我们都知道目标设置的越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ound),完成目标的效率就越高。而场景的积累,正是给Specific和Relevant添加了素材。
综上所述,拆书家不仅要对拆解片段的挑选,理解,复述有深厚的造诣,还要对身边的问题,案例主动觉察反思,并精挑细选。这是我理解的,一个优秀的拆书家在一场RIA现场学习中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