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古文献学讲义》笔记7:目录学-集部(4-5节)

第四节 词

一.词总集和汇刻

(一)含义:词总集:词选以及把一代之词统收在一起的词总集。

(二)著名的五代宋人词选:

1.《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编。

(1)内容:此书收录晚唐五代作家十八人所作词五百首,是第一部词的总集。

(2)优点:文人作词起于晚唐,早期的词多凭此书保存下来,研究词学、研究用于歌唱的早期词篇,多要凭借此书。

2.《尊前集》二卷,编者不详,当出宋以前人之手。

(1)作者:前人怀疑它是明万历时刊刻此书的顾梧芳所自行编集,但并无确据。

(2)内容:收录唐五代作家三十四人所作词二百余首

(3)优点:可补《花间集》之不足。

3.《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二卷,南宋曾慥编。

(1)内容:编选宋词作家十四人的作品。

(2)优点:其中有“转踏”的《调笑》《九张机》和“大曲”的《道宫薄媚》等曲,是研究唐宋歌舞的重要资料。

4.《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南宋黄昇编,因为黄昇号花庵,所以也通称为《花庵词选》。其书成于理宗淳祐时。

(1)内容:《唐宋诸贤》选录唐五代北宋人词,《中兴以来》选录南宋人词,最后附录黄昇所作。

(2)优点:去取谨严,并附有词人简历和评语,是全面了解唐宋词的较好读物。

5.《草堂诗余》前集二卷、后集二卷,不著编者姓氏。

(1)内容:所收录的宋词为多,间有唐五代之作,分春景、夏景、天文、地理、人物等门类编排,必是南宋书坊中编印了作为歌女歌唱或文人模拟之用的

(2)优点:所收作品往往雅俗杂陈,和黄昇的《花庵词选》不是一个档次。

(3)传本:元至正刻本在前后集之前都有“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造”一行,这何士信可能即是此书的编造者。此书到明嘉靖时又出现改按小令、中调、长调排列的《类编草堂诗余》四卷本,题武陵逸史编次,则是因为明代歌唱已不用宋词,所以用小令等字数多寡改排以便检读,并附加注释,在词后还常附有旧时的词话。

6.《绝妙好词》七卷,南宋周密编。

(1)内容:编选南宋词人一百三十二家的作品

(2)优点:周密本人就是词的作家,所以一般认为选得精当。

(3)传本:清查为仁、厉鹗撰《绝妙好词笺》,详注词人爵里、词篇本事及有关佚闻、评语。其后余集及徐楙又搜集有关词篇并加笺注,各成《绝妙好词续钞》附查、厉笺本之后。

(三)元明二代词学不振

(四)清朱彝尊“浙派”(写文人之词)、清张惠言“常州派”(有寄托之说)。

1.《词综》三十卷《补遗》六卷,清朱彝尊编,汪森增定。

(1)内容:编选唐宋元词人六百余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2)传本:其后王昶续辑《补遗》卷,又辑《明词综》十二卷、《国朝词综》四十八卷、《国朝词综二集》八卷。最后黄燮清又辑《国朝词综续编》二十四卷,丁绍仪又辑《国朝词综续编》五十八卷《续补》八卷。但王昶以下的多种选本人们很少读,读的仍是《词综》原书。

2.《词选》二卷,清张惠言编。

(1)内容:编选唐五代宋词四十四家一百十六首,并酌加评注。《附录》一卷,清郑善长编,编选张惠言等同时十二人所作词六十三首。

(2)传本:嘉庆二年刻本即刻此两种。道光十年张惠言弟张琦刻本则又增入其外孙董毅所编《续词选》二卷,录张氏《词选》未收的唐五代宋词五十二家一百二十二首,但有人认为不如张选精审。

3.《词辨》二卷、附《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清周济编。

(1)作者:周济也是常州词派的重要人物

(2)优点:此唐宋词选本,论者认为更精于张惠言《词选》。

(3)传本:道光二十七年刊行,光绪时又有附谭献评语的刻本。

词汇刻

(一)含义:词丛刻:把多种词集汇合刊刻的。

(二)相关著作:

1.毛晋汲古阁编刻的《宋名家词》

(1)缺点:编刻《宋名家词》六集六十一家,自有保存若干词集之功,却不尽精审。

2.《彊村丛书》,近人朱祖谋编。

(1)作者:朱氏是清季词学大师

(2)内容:此丛书编刻唐宋金元的词总集五种、别集一百七十四种,都经他精心校辑,好些并附上校记。

(3)优点:是可以凭信的善本,最受研究词、读词者重视

欲尽收一代之词的,有:

1.近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出版,1965年中华书局重印增订本。

二.词评

(一)《词源》二卷,南宋张炎撰。

1.内容:上卷讲音律及唱曲方法,并附形似歌诀的《讴曲指要》;下卷讲作词原则,主张雅正,要协律要清空。

2.优点:张炎本人即词的作家,因此这书成为词学的重要文献。

3.传本:清末词人郑文焯撰《词源劃律》二卷以解释其上卷,近人蔡桢又撰《词源疏证》二卷释其上下卷。

(二)《词苑丛谈》十二卷,清徐钪撰。康熙二十七年刊行。

1.内容:其书搜集唐五代至明清的词家故实,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正、谐谑、外编七门。

2.优点:甚得人们重视。

3.传本:缺点是所有资料都不注出处,近人唐圭璋为此作了校注,利用古籍一百五十二种,将其出处一一注出,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自此这大量资料可供引用,唐氏实可称徐书之功臣。

(三)《词林纪事》二十二卷,清张宗橚撰,乾隆四十四年刊行。

1.内容:是搜集唐五代宋金元的词林故事,仿照厉鹗《宋诗纪事》的办法,编撰的词的纪事书。按时代先后编排作家,先详其爵里事迹,再列出所作词篇与有关事实,间有考证、评语,以及述所见传本之异同优劣。末附张炎《乐府指迷》即《词源》之下卷,及南宋陆韶的《词旨》、清人许昂霄的《词韵考略》。

三.词谱词韵

(一)《词律》二十卷,清万树撰。康熙二十六年刊行。

1.内容:收唐五代宋元词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体,校订平仄音韵,句法异同。

2.优点:颇能纠正前此词谱的错误。

3.注本:至同治时徐本立又撰《词律拾遗》八卷,补万书未收之调一百六十五,未备之体三百一十六。杜文澜撰《词律校勘记》二卷,又于徐氏《拾遗》之外得五十五调,撰《词律补遗》一卷,光绪二年杜氏刻万氏《词律》以《校勘记》附人原书,并购得徐氏《拾遗》原版,还附刻《补遗》,为最便使用的本子。

(二)《词林正韵》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氏本人为词家,撰此《词林正韵》于道光元年刊行,讫为填词者遵用。

第五节 曲

一.散曲总集

(一)含义:

1.曲的含义:曲是继词而起的韵文文学作品,有单独演唱的散曲和戏曲之分,又有南曲与北曲之分。

2.南曲:南曲是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曲调的统称,宋南渡后在温州出现的戏曲中的南戏(也叫戏文)和明清时的传奇戏,所唱都以南曲为主。

3.北曲:北曲则是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曲调的统称,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所唱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

(二)相关散曲总集(散曲的总集即选本)

1.《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九卷,元杨朝英编。

(1)内容:散曲集,简称《太平乐府》,前五卷为小令,后四卷为套数,选录关汉卿以下八十余家的散曲,依宫调编排

(2)传本:有《四部丛刊》影印元刻(实为明刻)本。

2.《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集五卷、后集五卷,元杨朝英编。

(1)内容:散曲集,简称《阳春白雪》,选录元人六十余家的散曲。

(2)传本:有清光绪三十一年徐乃昌影元(实为明)刻本,收入所刻《随庵徐氏丛书》。

3.《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三卷,散曲集,简称《乐府新声》,不著编者姓氏。

(1)内容:上卷为套数,中下卷为小令,选录作品有姓氏者二十余家。

(2)传本:有《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元刻本。

4.《雍熙乐府》二十卷,明郭勋编。

(1)内容:散曲戏曲集,选录金元明人作品,除南北散曲外,兼收南戏、杂剧的曲文和时调小曲。

(2)传本: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二.戏曲汇刻(戏曲没有总集选本,只好讲汇刻)

(一)《古本戏曲丛刊》,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辑。

1.已出版的有:

(1)初集,195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收元杂剧二种四部,明杂剧三种,宋元戏文及明传奇九十四种。

(2)二集,1954年至195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收明传奇一百种。

(3)三集,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收明及明清之交传奇一百种。

(4)四集,1958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收元杂剧兼及明初杂剧三百七十六种。

(5)九集,1964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本,收清内廷大戏《封神天榜》等十种。

(6)五集,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收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传奇和明清之交传奇。

(7)此外,计划中六集收乾隆朝传奇,七集收嘉庆、道光朝传奇,八集收咸丰至光绪四朝及辛亥革命初期传奇,十集收清内廷大戏和庆典承应剧本,十一、十二集收明清以来杂剧,十三、十四集收各集缺失。

三.曲评

(一)《录鬼簿》二卷、《续编》一卷,《录鬼簿》元钟嗣成撰。

1.内容:历述元杂剧散曲作家,备详其爵里作品,并兼述金作家姓名。《续编》不著撰人,记述元末明初杂剧散曲作家的爵里作品和作者不详的作品。

2.优点:二者都是研究杂剧散曲的重要依据

3.传本:有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天一阁旧藏明抄本。又有无《续编》题为《新编录鬼簿》的,也作二卷,但较天一阁本简略,有清康熙四十五年曹寅刻《楝亭十二种》本。

四.曲谱曲韵

(一)《太和正音谱》二卷,明朱权编。

1.内容:选录北曲曲牌三百余,是现存最早的北曲曲谱,并附记元明杂剧作家姓名、作品以及戏曲术语等。

2.传本:有民国十五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影印明洪武刻本的影抄本。

(二)《中原音韵》二卷,元周德清撰,有泰定元年自序。

1.内容:其书据元北曲用韵分十九部,每部字均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排列,以入声分派入阳平、上、去,变更了《切韵》以来韵书的体制。

2.优点:其后北曲的撰作演唱,正音咬字,多以此书为依据。

3.传本:有1978年中华书局本。

  因字数限制,下次推送《古文献学讲义》版本学,即引论、版本鉴别和版本史、版本目录。

作者:不确定uncertain

编辑:不确定uncertain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不懂-《古文献学讲义》笔记7:目录学-集部(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