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大宗师》之四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前面说真人是没有利害分别、放下对世间的情执,这一段谈到的是我们人这一生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生死问题。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个命题该怎么解呢?释迦牟尼佛年轻的时候,出城遇见了老者和病人,对人生的疾苦有了很深的感触,于是决心出家修道。我们没有这么痛切的认识,或者说我们的心灵在生老病死的无奈现实面前,是很麻木的,根本不肯也不愿去正视,一直绕开这个问题,所以不能解脱。

修行人时刻把这个“死”字,挂在额头上,不是贪生怕死,那是懦夫的表现。不要逃避这个问题,要了解觉悟生死是怎么一回事。

真人“不悦生”、“不恶死”,因为看破了,所以无有恐怖,生与死就如同季节循环,在事相上有不同,但是这个生灭相,它的本质如如不动,本不生灭,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找到了那个不生不灭的,就近乎道了。

“其出不欣”,生来这个世间,值不值得欣喜,这个滚滚红尘,叫人倍觉不舍与眷恋,虽然充满无奈,但人们宁愿苟且的活着。“其入不拒”,“入”就是死,真人是“视死如归”,只有身体这个假象会消失,我的真君真宰尚在。过去有位禅师,即将圆寂的时候,大声的喊“哎哟哎哟”,徒弟们听不下去,就讲:师父,您也是有修行的人,怎么也会痛吗?这个师父说,我还有个妙法,能让人不痛,于是他就“喔唷喔唷”的叫。这个公案讲的是什么道理,我们大家可以参一参。

庄子把人这一生描写的多么洒脱,“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翛然”就是没有负累,超于物外。什么人能够做到,当然是了达生死的真人。

“不忘所始”,生命开始的地方是哪里?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佛家和道家一直往上追溯,不是物质生出物质,那个生出一切的,不是神,不是西方的God,勉强称之为“道”。了解了宇宙人生真相以后,还要不要执着,还会不会被幻象欺骗?

“不求所终”,人人都希望得到善终,然而这个由不得你。唯有觉悟才是真的解脱,修净土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这尊佛把我们接引到极乐世界,我们到那边去,是不是就算大事已毕了?往生西方是为了去阿弥陀佛门下深造,亲近那里的善知识,快速的成佛。这之后,再乘愿而来,把娑婆众生接引过去。有这个愿力,有这份慈悲心,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所以我们得此人身,应当“受而喜之”,好好爱惜自己,靠着这副身躯去行菩萨道,不要糟践它。当生命走到了尽头,就像脱掉身上衣服一样,很洒脱的离去。这个身子是假有,舍去了报身,还归到法界。“忘而复之”就是放下四大组成的皮囊,回复本来面目。

这叫做“不以心捐道”,迷与悟全在用心的区别上,妄心做主,则与大道渐行渐远,把这一生好端端耽误了。“以人助天”无异于画蛇添足,祖师大德说了:“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真正的仁爱慈悲,都是从自性当中流露而出,不是做作矫饰。有人疑惑吃素念佛、行善积德为什么不得好报,还说好人难做,不肯做好事,做好事千万不要被人知道,不要到处去声张,有些慈善是披着外衣的,何谈功德?

底下是总结了,看破生死无有挂碍的真人,在外貌上也与众不同。为什么佛陀相好庄严,那是福慧具足的表现。我们都想要变得漂亮,尤其女人天性爱美,她们花钱去整容,去瘦身,这些都是有很大副作用的。

真人用心专一,一日不离于道,我们可不只是三心二意,什么事都不能专注,心神杂乱不宁静,表现出来就是躁。不但个人,这个社会亦然,戾气太过深重,如果人人都重视起修养,环境才能改善。

真人寂静无为,给人的感觉仿佛一团死灰,但这里是有生意的,不是死气沉沉。这样的人,最大的修养便是不喧哗,跟这个浮躁的世界相安无事。有些人总爱出风头,到处找自己的“存在感”,这证明他们不自信,得倚靠着别人的肯定才能活,这是多么可悲又可怜!修行人不是为别人活着,不介意各式各样的眼光,安静做自己。

“其颡頯”,用现代话说,就叫“天庭饱满”,额头宽阔。我们看老子的画像,额头隆起,象征着智慧。有人解释这个地方,是说真人额头上没有岁月侵蚀的痕迹,所以宽广。这也很有道理,既然生死都看透,还有什么事情足以烦恼。

再看真人待人处世的态度,“凄然似秋”,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感觉,但是真正一接触,却是如沐春风。这就叫“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很多祖师大德都是这个样子。君子不重不威,自己都没有做到的,又怎么去说服别人?

真人的喜怒哀乐,就像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春秋的变换交替一样,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对人有所拣别,而是有感而应。“与物有宜”,对待一切的人物,都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对治他们的习气,应机说法,因病与药。真人是没有崖碍局限的,所以众人“莫知其极”,得道之人的境界高深莫测,难窥涯涘,大道也是如此,绝不是时空能范围它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庄漫笔——《大宗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