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完美的导演功力,却唯独没有打动我的情

图片发自App

当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让同性恋插画师和哑女坐在电视机前跳踢踏舞的时候,我就知道:又在致敬好莱坞黄金时代了。果然,高潮部分哑女和人鱼共舞的梦幻场景,最大限度地复原了造梦的好莱坞。这一点,早期的《雨中曲》、到另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再到去年大热的《爱乐之城》,玩的都是这种调调。从头唱到尾的爵士乐,复古又曼妙,倘若恍如走进了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爵士时代。偏偏这样一个美国梦纸醉金迷的时代里,世界的另一个大陆,一个名为苏联的超级大国同样如日中天。到了导演托罗的镜头下,威士忌和伏特加相遇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背景,影片的重点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哑女和一个人鱼怪兽的奇异恋歌。这里不得不赞叹导演的精明和深厚的戏剧功力。我一直认为,美苏争霸这个冷战背景是天然的戏剧舞台,因为古典戏剧的诞生就是两极的对立。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世仇,起点和红袖网上什么匈奴王妃之类的yy小说,利用的也是异族对立的大背景。就在离我们最近的争霸时代,一个哑女和一条鱼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哑女为什么会爱人鱼。第一,她其貌不扬,女主角不是美女谁都看的出来。第二,她社会阶级很低,清洁工,社会最底层。无貌又无钱,注定了她不会有男人爱。所以,哑女极度孤独。

图片发自App



我为什么说导演的功夫炉火纯青呢?那对光影出神入化的运用和几近完美的场景调度都足以让中国导演一把汗颜。影片的高潮部分哑女和人鱼坐在餐桌前,画面的忽然黯淡然后转入歌舞片的场景来抒发哑女内心的情绪,都让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光影高手和好莱坞歌舞片虔诚的信徒。欧洲电影的传统是写实,好莱坞的传统是造梦。光和影是最虚幻的东西。美国特工和苏联博士斗智斗勇跟踪追击,又恍惚让人窥见《洛城机密》、《唐人街》等黑色电影元素的闪过。但就是这样一部剧情牛、场景美、功力炉火纯青的电影,偏偏它的主题:人鱼恋就是没有打动我。

这里我想提到另一部火爆的电视剧:《花千骨》。虽然它确实有难逃脑残剧的嫌疑,但剧中呈现出的师徒情,确确实实打动到我了。作为一个龠片没有一百也有五十的文艺青年,为什么我没被一部大师级电影打动、而被一部脑残古装剧打动了呢?

我想这就是东西方对“爱情”二字的理解了。《水形物语》一开始,就是哑女躲在浴缸中自慰的场景,二她和人鱼情感的高潮、即水中做爱那一部分,都紧紧扣住了一个字:性。没错,哑女和人鱼在互相关心彼此孤独的状态下,依然把他们的感情走向了性的方向。哪怕他们种族不同,但在性的面前,她和他就是一个雌性和一个雄性,没有样貌、没有阶级,没有这两者带来的自卑和被排挤。而颜值和地位,恰恰是人类社会最看重的两样东西。所以哑女与人鱼的爱情虽然用性来表达,可他们的性是美好的性、人性的性。


图片发自App


而脑残剧《花千骨》呢。花千骨认识师父的那一天,正好是她父亲离世的那天。由此可见,师父在她心目中,首先是父亲的身份,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变成了情人。这段师徒恋的起始,是一份情,并且这份情更接近亲情而非男女。这也许是东西方对爱情解读的不同之处吧!

不是《水形物语》不动人,而是我是中国人。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形物语》:完美的导演功力,却唯独没有打动我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