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育儿书籍《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我们都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所以,有关孩子早教的课程、书籍、玩具等都非常受家长们的追捧,父母们殷切地期盼着这些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开发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
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有点意外的真相:父母的语言才是塑造孩子大脑的关键。实际上,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不是家境富有或者父母高学历,而是从出生起就熏陶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她一直致力于研究孩子早期接触的语言数量,是否会对其大脑构造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性格塑造。这本书就是她30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孩子们之间的差距从何而来?
作者通过一项涉及42组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的研究来向我们解释了差距的由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学业成绩和智商的因素不是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是儿童早期家庭中父母的语言词汇量和丰富性。
那些三岁之前听到更多词汇量和丰富语言的孩子,在智商测试、学业成绩上表现的更加出色。三岁前家庭语言环境丰富的孩子能够听到4500万个单词,而语言贫乏的家庭只能听到1300万个单词,这之间有3倍的差异。
为什么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这么大?
1、静面实验的启示
大脑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宝宝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与宝宝的互动,塑造了孩子的大脑神经连接,父母对于孩子反应的响应度和温和度,对大脑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书中用一个静面实验来说明其中的关系。这个实验先让一位年轻的妈妈与孩子像平常一样玩耍,接着背对孩子;再次转身时,变得面无表情,宝宝刚开始看着面如白纸的妈妈,他会好奇、试探、做出吸引妈妈的各种行为,直到发现这些毫无用处,宝宝就会情绪失控,进而崩溃大哭。接着,妈妈恢复了温柔慈爱的笑容,宝宝又会马上高兴起来。
可见,父母的消极情绪对宝宝大脑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语言、行为、社交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甚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2、词汇量推动着语言的质量,进而影响大脑发育
是不是说话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发育更好?哈利与里斯力在《意义深远的差距》一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说话多的家庭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使用更丰富的语言。数据表明,语言的数量推动着语言的质量。”
他们还特别指出了闲谈的重要。不仅仅是事务性的谈话,一方说话,一方给出反应,还包括其他内容。
比如开饭前,父母通常会说:“开饭啦!”孩子的回答只是:“好的,来啦!”这样的反应,这种对话属于比较贫乏的事务性对话。
而真正促进大脑发育的营养素包含在“其他谈话”中,比如父母说:“开饭啦!快来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孩子的回答就不会只是“我来了!好的!”这种简单的语句,他可以拓展成“真香啊,闻着味道像我爱吃的红烧鱼!”
语言的复杂性增加了,也就等于加强了对孩子智力发育的训练。语言的互动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语中,每一个反应和回馈,都激发着孩子的大脑神经。
3、指责和恐吓削弱抽象学习能力
大脑有个区域叫做脑前额叶皮层,它的主要功能是自我调控,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保持镇静,尤其面对严重问题时,压抑住自己的自然反应,比如脾气的爆发、控制诱惑、攻击他人等。这项能力是从婴幼儿到成年期,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而非与生俱来。
如果婴幼儿长期处于消极、反复无常的父母语言氛围中,对孩子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非常不利。因为大脑在面对困难时,不总是积极的,长期的压力环境会让大脑时刻保持警觉,甚至过度自我保护。这种过度的保护会影响大脑判断哪些是威胁,哪些是正在靠近的威胁。区分不清楚威胁,一味地调动自我防御机制,将影响孩子进行抽象学习的能力。
比如有些父母推崇的“挫折教育”,常常以训斥孩子,打压孩子的自信心为武器,以期望达到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状态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实际上,当孩子面对长期的压力和威胁时,大脑调动更多的部分是自我保护机制。比如一个考试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的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负面评价,而非积极正面的鼓励;当他遇到一次考试失利时,面对父母,孩子大脑可能调动的心理机制是“怎么样让父母不生气?如何才能避免被训斥?”而不是去反思考试失利本身,自己出现了哪些问题。
4、语言的方式影响思维能力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越长大我们越容易发现,自己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比如说话的方式、语气、姿态、做事的方式、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因此,父母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不止是在语言能力方面,它还会影响孩子在数学、思维、读写、逻辑推理、自我约束、意志力和道德感等方方面面。
作者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三大主要因素是智力、成长型思维模式和意志力。那么,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呢?这种说法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而提出的,固定性思维模式认为一个人要么是聪明,要么愚笨,他的能力是不变的,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取得不错的表现,往往被认为是“天赋”使然。
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挑战和练习,得到提升,即使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遇到失败,也不会认为“失败是永恒的”。同时,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更有意志力,而意志力能够激励一个人不断朝目标努力。
面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者失败,父母不同的语言方式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带来影响。比如孩子在绘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父母跟孩子说:“你真个小天才!太棒了!”这种思维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成绩主要是天分,而非努力。如果他在其他方面,比如跳绳表现不佳,则容易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天分不够”,而非“努力或练习不够”。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面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会对孩子说:“这都是你不断努力,每天勤加练习的结果!真棒!”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将结果与努力进行联系,即使面对挫折,也会进行自我反思,能够更加有毅力地坚持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如何创造理想的语言环境?
1、为什么看电视不能刺激语言发育?
如果说孩子早期接受的语言越丰富,对大脑发育越好。那么,各类电视节目里的语言,肯定要比父母更丰富,多看电视是不是比跟孩子说话更好?
不是。因为大脑学习语言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互动的环境中,主动进行学习的。语言输入的要点不是词语机械的输入,而是有效输入。
语言和思维的开发是孩子与父母在日常互动中,一来一往中实现的。
举个例子:孩子自己一个人看动画片,大脑的思考方式是被动的,是跟着电视节目的逻辑,无压力地进行下去。如果孩子与家长进行亲子模仿游戏,各自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一来一往,孩子的大脑则是在主动想象情节发展、沉浸角色、并时不时思考该“角色”要如何表现。这样的互动对大脑的刺激更加充分。
所以,语言是在互动中学习的,思维也是在互动中得到锻炼的,电视节目只是辅助工具,父母不应完全放手将孩子的成长交给电视,期望成长可以自然发生。孩子看电视节目,家长的陪伴与互动不可或缺,就像亲子阅读一样,点读笔和早教机这些工具无法替代父母。
2、实践4T原则
关于亲子沟通,本书给父母们提出了四个原则,即4T原则。4T原则具体指: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轮流谈话(take turns)和关掉电子设备(turn it off)。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来说明每个原则,具体该如何操作。
(1)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上。比如婴儿哭闹时,父母首先会观察婴儿是否尿湿了、体温是否正常、距离上一次喂奶多久时间等等,判断婴儿哭闹的原因。而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父母或照顾者的“碎碎念”,就像“我的小宝宝是不是又尿湿了,让妈妈来看看!好像没有尿哦,来妈妈摸摸头,体温也正常;是不是饿了?给宝宝冲点奶粉啊,等等妈妈!”
这些碎碎念是很好的情感和语言的互动,而整个过程体现的就是亲子沟通中的“共情关注”。我们可以将整个过程概括成三个步骤:观察—理解—行动。
(2)充分交流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是简单的说与听、教训与聆听的关系,父母和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拥有充分表达的自由和权利。想要保证亲子间能够充分交流,父母应该掌握以下2个小技巧:
a、认真倾听,语言、表情和身体回应保持一致;
当遇到问题时,孩子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父母虽然嘴上说着“先来说说你的想法”,实际上,没有认真听孩子讲话,表情里充满怀疑、不信任、否定,身体姿势也是拒绝交流的表现,比如身体后倾、跷二郎腿、双臂交叉于胸前;这些身体信号传达给孩子,非常不利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父母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的时候,最好是目光温柔地注视孩子,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不时地点头给予肯定,让孩子有继续表达下去的欲望。
b、客观陈述问题和感受,而非发表建议;
作为父母,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不可避免地想要“指导”孩子,远离自己人生中曾经遇到的那些“坑”。然而,人生是自己的,需要靠亲身体验来感受,不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统一的模板,还有什么乐趣而言。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感受和体验,也应该注意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感受和体验,而非建议。比如当我们已经提醒孩子注意危险,小心摔跤,但孩子仍然因为不顾父母的提醒而摔倒时,我们该如何与孩子交流遇到的问题呢?
不是告诉他:“你这样做很危险!都告诉你不要乱跑!你看还是摔倒了!以后别乱跑了!”而是,直接表达问题和自己的感受:“你因为乱跑,没有看脚下的路,摔疼了吧?妈妈已经提醒过你了,可你没有听妈妈的话,摔疼了没有?看到你乱跑,妈妈特别害怕你摔倒、摔疼,真是危险啊!要是摔坏了,就要上医院了!”
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急于批评或者提出建议,是亲子沟通中父母们不可绕过的课题。
(3)轮流谈话
有了共情关注和充分交流,接下来,轮流谈话这个原则就非常好实践了。交流是双方互动,不能一方滔滔不绝地讲述,另一方却毫无回应。轮流表达这个原则中,重要的不是父母表达,而是鼓励孩子表达下去。
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采用一些固定的句式,比如“刚刚发生了什么?”“你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更好?”等。
(4)关掉电子设备
正如前文提到的观看电视节目,无法替代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也无法达到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与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电子设备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学习、工作,每天与电子设备接触的时间可以说非常久。
既然这样,我们更应该珍惜与孩子的亲子时间,关掉那些可能分散我们注意力的电子设备;不受干扰地与孩子聊天、玩耍、阅读,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
3、学会称赞
前文已经讲到指责和恐吓对孩子大脑的损伤,因此,这里提出“称赞”这个解决方案。父母们需要掌握两种称赞的方式,第一种是基于行为的称赞;第二种是基于个人的称赞。
(1)基于行为的称赞
基于行为的称赞,也可以叫做基于过程的称赞。书中作者举例两个常见句子:
“你真差劲”
“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这两个句子对孩子的思维模式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你真差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而“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则让孩子聚焦于问题本身,自己只是犯了一个错误,并非“很差劲”。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取得成绩或者表现良好时,父母对孩子的称赞应该是基于努力、过程、行为本身来说,比如“这是你这些天努力的结果!”“你一定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真棒!”而不是用“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天才!”这样的句子表述。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具有稳定性、创造力和同情心;最重要的是遇到困难时,能够做到坚持不懈。
而常常基于行为的称赞,将引领孩子更多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行为,锻炼意志力,而具有意志力的孩子,未来在学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
(2)基于个人的称赞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希望有一个智力和意志力都不错的孩子,也希望他善良、宽容、有同情心和具备道德感。这些则使孩子的人生边界得以拓展,走向生命中更宽广和有深度的部分。而道德感和同情心的培养,则是基于对个人的称赞来实现的。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小伙伴不小心弄坏了,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去理解宽容的意义,尝试去原谅小伙伴,当孩子做到了,我们可以称赞孩子“你是个宽容大度的好孩子”,而并非“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作为父母常常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比如“你是个善良、大度、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人”,孩子便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总结:
父母的语言塑造着孩子的大脑,智力只是影响孩子未来学业成绩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成长型思维和意志力。而这两个因素,主要依靠早期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和互动。
作者提出的“3000万词汇”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实际上,践行起来并不难,只是每天多和孩子说几句话、亲子阅读10分钟书、多询问孩子的感受,坚持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改变在慢慢发生。
有时候,父母比孩子更没有耐心,难以坚持,却期待奇迹能够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虽然,作者认为3岁之前对孩子的语言输入影响力更大;但是,我想说,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开始就比过去进步,更加靠近你期待的结果。
所以,让我们从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开始做起,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多说说话吧。
自我介绍:宝妈一枚,努力为孩子挑选好书,相信阅读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关注我的公众号@加油鸭给孩子选书 ,获取更多育儿经验分享。回复【启蒙】领取早教资源。都是这几年自己辛苦搜集的资源,亲测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