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

这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旦顿悟戳破,立马“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再不济,也学习人家俞敏洪,来一句,“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

1.

冯唐那篇油腻中年男的文章着实火了一把,他用喜闻乐见辛辣有趣文笔,列举了中年男人要注意的十种事项,我曾在以前文章中归纳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

具体就是,“生理方面,多运动少体胖,多干净少色迷;心理方面,多学习少怀旧,多有趣欲少无聊;社会方面,多自立少说教。”

俞敏洪演讲中说到中年困境话题,借用冯唐这篇文章调侃挪揄,“其实我一看就知道冯唐自己陷入了中年恐惧症。我这样从来没有中年恐惧症的人,是不会写这样无聊的文章的: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

人到中年的俞敏洪继续调侃,“冯唐说不要成为胖子,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呆着不动,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谈性,不要教育晚辈,不要老去回忆从前做了什么事情。我认为这就是冯唐自己的恐惧,因为冯唐写的书,要不就是谈性的,要不就是以无比自恋的状态回顾自己青春岁月的。”

俞敏洪演讲中把中年困境归纳为五点,“贪”“俗”“弃”“装”“懒”,即贪婪好东西都是自己的,俗气的只会炫耀自己,放弃未来无限可能就此认命,装作自己很有智慧,懒得思考。

其实,人到中年,那些窘迫困境,大家心知肚明,能说出来可调侃的不叫难,无法说出来又确实存在的才是真难,我们可以调侃称之为中年危机。

2.

所谓中年危机,就是说出来矫情,不说吧憋屈,因此所谓危机既是危难又是机遇,我想可以有这么三点。

一是茫然。

冯唐说“不可避免的事儿是,一夜之间,活着活着就老了,我们老成了中年。”不像冯唐或者俞敏洪这些成功中年男人,大多数我等普普通通碌碌无为中年人,感受是茫然无措的。

这种茫然更多体现在工作职场,现实问题就是中年人的职场发展,差不多基本定型,根据二八原理可以得知,仅有20%的人处于社会较高层次,这注定大多数人就此一生止步于此。

人作为社会动物,工作象征意义甚大,有过激情岁月努力拼搏,可是眼前只能勉强尚可,理想的丰满,现实的骨干,这一时刻如此明白无误。这时候的茫然,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甘心又不得不服气。

二是焦虑。

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张爱玲不是男人,旁观者清,我以为她的观察是细微可靠的,这比打肿脸充胖子的男人装作牛逼哄哄要真实的多。

这种焦虑更多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自己处处是烦恼,都说“家和万事兴”,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养老问题,孩子前途问题,股市房事花钱事,事事揪心,这就是中年人的孤独,或者叫中年焦虑。

有些家庭,做妻子的一直在家伺候孩子吃饭学习,当孩子考上大学后,自己没事干了,想找份合适工作都不容易,过了45岁超市都不要,好找的工作也有,可吃苦受累不怕,就是身体早已吃不消,岂能不焦虑。

三是无趣。

2018年有本书的名字特有趣,“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英国诗人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其实说的就是生活本质要苦中作乐,或者是乐中寻苦,可是欢乐的童年过后,无趣成为大多中年人的标志。

幽默有趣人人爱,没谁真的喜欢假作一本正经,可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发自内心追求有趣,实在是太难了。多年的磨难,早让我们大多数人谈趣色变,仿佛面对不容易的生活,任何一点乐趣都是亵渎。

当然,更多情况是,我们喜欢自己变得有趣,可是缺乏发现、享受、品味乐趣的能力,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终于成长为自己曾经厌恶的那个人。

罗列这些中年危机不是目的,也不仅仅为了归纳生活辛苦,谁的生活不辛苦呢?承认中年危机,把危难变成机会,让中年变得富有生气与意义,才是有益的事情。

3.

说到应对方式,采用懒人办法,按照上面三个危机特征简单对应即可。《少有人走的路》也给我们带来启发,“人生困难重重”,为此需要抱持自律、爱、信仰等。

一是茫然无措变自律有措。

人到中年,少点贪念,少点功利心,接受现实自我,让自己变得自律点,用小事情磨练自我意志,不失为自我价值体现方式。

承认自我非常普通,不去比较别人优势特长,但是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平凡,方式就是自律。比如把一本经典好书反复读一百遍,你能做到这一点,足以体会到震撼感。

二是焦虑不安变有爱能安。

焦虑因为对未来期望过高,心神不宁,却忽视了当下,尤其缺少发现生活中爱的能力,借用罗曼罗兰的话变个说法,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

这双“爱的眼睛”就是积极关注的能力,这是需要培养的。我们善于指责别人,抱怨家人,只因为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唯独忽视好的一面,就像教育孩子总以为“表扬会翘尾巴”,其实人人喜欢温暖肯定的话。

每天训练发现人事物的差异点、闪光点、动情点,用美好视角来具体化爱的高度,方可安宁。

三是无趣之极变自嘲自信。

人的无趣带有遗传与长久的思维习惯,改变是很难的,可是人到中年无论如何要意识到这一点,谁也不愿意与无趣之人常打交道啊。

练习之道就是开始适当自嘲,起码家人面前常练习,至少让孩子知道咱还是可以自嘲的,以后暮年垂垂还会有点趣味,否则该是多么尴尬。我曾经家中练习过,只要犯错被责备,立马自嘲,乃至变本加厉一起讨伐自己,“这家伙真是太懒了,太不像话了,扁他!”

敢自嘲的人才自信,善于自嘲的人一定有自信,起码那一刻就好。这样慢慢就会由点及面,脸皮厚起来,真正看到人性无法消除的不足,反而愈加有趣。

4.

人到中年是迟早的事儿,所谓中年危机也不过借题发挥,纯属调侃而已,因为人生啥时候没有危机呢,年轻时候那么多都走过来了,还要害怕这些吗。

因此,真正想表达的是,如同慧能大师所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中间隔着的只不过是“迷”与“悟”。

这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旦顿悟戳破,立马“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再不济,也学习人家俞敏洪,来一句,“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年危机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