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姗姗来迟的《少年的你》

记得关注我的公众号“米三勺”

临近月底,恰逢《少年的你》火爆上映,对此期待许久的小伙伴们便想要约上我一同前去。

算着月底没剩下多少的生活费,斟酌几许,最后还是打算拒绝。

室友无意间在朋友圈里看到她们晒的照片,便一脸疑惑的问我:“你们玩得这么好,怎么没一起去?”

我笑了笑,因为没打算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便敷衍了几句。

谁知,室友却揪住这个不放,一本正经的规劝我:“为了更好的维护你这段友情,以后人家出去玩,你还是跟着去吧!不然关系都淡了。”

我点了点头,算是同意她的建议,同时也在思考,到底哪种友情更值得我们去刻意的去维护呢?

01

@罗小白

室友参加了院里组织的“十佳歌手”比赛,按照以往,我会带上她最爱的零食及饮料去给她加油,并且安慰她不要紧张。

可学生会的突发会议让我临时改了计划,只来得及用微信给她发一条安心消息。

会议结束后,本想约她一起吃晚饭,可她却告诉我早已和陪她去的女生吃过了。

几天后,这件事不知道为什么在班里继续发酵。

全班的女生都觉得是我故意抛弃她,表面关系装的好,可关键时刻总靠不上。

我很委屈,但我也没说什么,只是不再同以往那样和室友亲密无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脆弱,大部分人对你的看法及评价,就可以否认你之前对朋友所有的真心付出。

当你努力付出的时候,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别人看到你。

02

@无限

竞赛上遇到的男孩,觉得他很优秀,为了向他靠近,我们做了朋友。

从出勤帮签到,到跨寝的外卖,能做的我都做了,仅仅只是为了维持这段对于我来说很珍惜的友情。

因为觉得他优秀,所以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应该多付出。

由于寝室的不同,见面时间总是很少,故此每次见面我总是绞尽脑汁的引起话题,极力的想要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随和。

时间一长,我开始觉得力不从心,并且开始怀疑这段友谊的真挚性。

我为了什么?而我自己又得到了什么?

从最初想要得到一个优秀的哥们,到最后变成,只有我一人在维持这段没有营养的友谊,我选择放弃了。

友谊和爱情相似,它是相互且双向的,根本不是爱情里那种“你走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走”的特例。

因为它靠的是共性和相互吸引,勉强维持的根本算不上朋友。

03

@风息

刚上大学,听说人脉社交很重要,所以,我进了学生会。

从忙碌的周三以及夜里十点的查寝,到最后翘课去院里办公室帮忙,我完全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自由时间。

更可悲的是,我甚至将这种忙碌感误以为是学生会带给我的充实感,就这样,我到了大三。

临近实习,看着大家在简历上满满的证书以及实习的经验时。

我发现自己除了院校社团那一栏能填外,其他的竟无甚可填,可这一栏,根本不足以让我得到一份好的offer。

我才开始反思自己在学生会的三年,我学到了什么?

除了刚开始毫无用处的“面子设交”,到后来担心被排斥的“合群社交”。

沦落到了为了认识更多人的“交际社交”,最后变成为了显摆自己朋友多的“到处社交”后。

我突然开始明白,原来这些社交根本不重要。

社交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的相互输送。

志同道合就深交,而三观不同就只需要维持表面的和气。

04

写在最后,我其实很少去刻意的去维持某一段感情。

因为我相信真挚的友谊,绝不是靠陪着一起吃饭或是一起吐槽某一个人来获取的。

朋友是生活的一部分,可在亲情、爱情当中,它却显得最为薄弱。

而大学里的友谊,除去小部分的真挚,大多数还是建立在利益方面的。

所以如果大学友谊的回忆能胜过你对年华虚度的不安,那就重要,相反,你觉得这是浪费了宝贵的光阴,那么它就不重要。

而重不重要的决定权是在你的手里,不是别人。


我是乔舒窈,看多了故事所以想写些有用的东西,99年伪文青,大二英专生,于“大学生那点事儿”发布多篇文章。
有一个写满观点文的公众号“米三勺”,致力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也有一个写作交流群,这里聚集着很多爱写作并且优秀写作者,欢迎你的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姗姗来迟的《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