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长笛跳级,怎么做到的

周四去参加乐团家长会,成了一场姐姐和老母亲的凡尔赛会。姐姐从20年8月底开始学习长笛,一路披荆斩棘,到21年3月份,长笛老师说姐姐的长笛已达到4年级的水平,给姐姐申请跳级,原本二年级的孩子应该进入初级班,鉴于姐姐学习7个月后的水平与四年级的孩子相当,所以跳级到中级班。家长会上,老师一再提及姐姐跳级的事情,其他家长纷纷找我取经。目前,姐姐的长笛仅处于起步阶段,先梳理一下目前的思考,是为记录,也为剖析。

一、育儿中要求与支持的关系

养育孩子,可以从要求和支持两个维度去考虑。两个维度,按照高低组合,形成4个象限,构成4种养育方式。

第一象限是高支持+高要求。虎妈蔡美儿最为典型,虎妈的育儿方式不可谓不严格,甚至严苛,但她的孩子为何能接受,并且自信而成功,至少是做到了最好的自己?这就是高要求和高支持高度匹配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持绝非物质方面的支持,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支持。有文章称,蔡美儿除了对孩子严格要求外,很多事情上也反映了她还是一个内心温柔有爱的母亲。她会在晚上休息时和孩子挤在一起互相依偎,互相打闹;即使在因为练琴问题上和孩子吵得不可开交但事后仍会和孩子言归于好;她给孩子制作亲子相册,记录孩子人生的美妙瞬间……这是让高要求可以持续,并且有良性结果的逻辑基础。

但现实中,很多父母往往强化物质支持,而疏于或几乎没有情感支持,如此,孩子就缺乏前进的情感力量。

第二象限是低支持+高要求。这是一种最糟糕的组合,很多自杀的孩子多出于这种家庭。父母对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这一点没有问题,可怕的是,只有高要求,却缺乏必要的支持,尤其是情感和心理层面的支持。高要求必然给孩子带来高压力,高压力如果没有疏导的路径,走向灭亡几乎是必然结果。

第三象限是低要求+低支持。要求与支持都很低,孩子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些留守儿童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养育方式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较为疏离,缺乏亲密的沟通。这种养育方式比较依赖孩子自身的力量,如果孩子自身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那么即使缺乏父母的关爱,也会茁壮成长;如果孩子拥有的消极情绪和力量多一些,容易自暴自弃。

第四象限是低要求+高支持。近期网络热文猪肉铺的芭蕾女孩的故事,便是典型的例子。父母对孩子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心理层面都高度,甚至是无条件的支持,而对孩子的要求,即通常意义上的“回报”,则无所要求。而实际情况中,孩子的“回报”往往大大超出预期。

有一点需要注意,高支持不是无限满足,无限满足只能让孩子恃宠而骄,实为溺爱。

二、学乐器前,老母亲备课三部曲

育儿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学习乐器是母慈子孝,还是鸡飞狗跳。

20年暑期,疫情基本稳定,面临长长的暑假,想给姐姐一份大礼包。

尽管一直有4岁是学乐器关键期之说,但在姐姐8岁之前,我没有给姐姐报任何乐器班。一是考虑到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早学事倍功半;二是我实在没有时间跟进督促练习。双方心理和时间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开始学习,效果不好,反而会导致亲子关系矛盾,得不偿失。

姐姐8岁了,我的时间也有保障了,于是下决心开始学习乐器。孩子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再赘述。说明一下我的考虑和安排,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吹风阶段。在姐姐学习绘画、舞蹈的时候,我告诉姐姐,绘画、音乐、文字、舞蹈等到这些载体,都是人类表达自己情感、情绪的一种方式,技法其次,首先是要学会用他们表达情感,然后根据情感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假期开始后,我给姐姐播放管乐器的演奏(姐姐就读学校有管乐队)、音乐会、乐器独奏方面的视频,然后让她体会不同乐曲、乐器表达的大致情绪。

风吹得差不多了,然后问姐姐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你喜欢哪种乐器?为什么?你想在什么时候吹奏这种乐器?想象一下你吹奏这种乐器的感觉。想象一下你站在舞台上独奏的感觉。最后姐姐选的是长笛,因为”站在台上很仙儿“。

孩子的方向定了,剩下的一些边角工作就该老母亲忙活了,找老师,买乐器。对于我们来说,这一步很简单,我们没有选择培训机构,因为姐姐的学校有管乐队,请的指导老师都是专业演奏者,因此我找到乐队长笛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作为孩子的老师。

第二步:撒一个善意的谎言。根据姐姐的性格特点,为了激发姐姐学习的积极性,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你们学校乐团开始招生了,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入选长笛班了,希望你趁着假期的时候,练习一下。”“真的吗?太好了,我就是想选长笛。老师是怎么选的?”孩子确实不好糊弄,老母亲硬着头皮回答:“是你们音乐老师根据课堂上的表现推荐的,还要请长笛老师看一下,再确定。”姐姐欢呼雀跃,丝毫没有想到后期的艰苦付出,嗯,先高兴吧。

事实上,这一步也不完全算是谎言,因为学校确实会在二年起上学期从班里选一部分孩子进入乐团,只是因为疫情推迟到下学期了,我只是把时间提前了。一般进入长笛班后,会开始上大课,一个班里四五十个孩子,老师顾及不过来,所以,我替孩子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提前1学期上小课。

第三步:郑重做出约定。跟长笛老师取得联系后,我们按照规定时间如期到达老师的试课地点。我先跟老师说明姐姐没有基础,乐理、乐器都只是在幼儿园课程体系里接触过,没有上过小课。老师先大致考察了姐姐的音准、节奏等基本情况,认为姐姐可以学习长笛,并讲解了长笛的历史、构造、音色特点等。最后老师告诉姐姐,如果要练好长笛,平时必须做到每天练习,会少一些玩的时间。姐姐点头称好的。

下课后,我跟姐姐郑重地谈了一次话。我说,学习乐器的孩子和家长一般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学学而已,陶冶情操,不逼自己练习,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第二种是立志要好好学习,成为乐团首席,开始时信心满满,热情满满,但是练着练着,觉得每天练习太苦了,放弃了;第三种同样立志成为首席,热情和信心高涨,每天练习也觉得苦,但一直坚持练习。你觉得,这三种态度会产生哪些结果?姐姐想了想说:第一种人应该学不好,可能连简单但曲子都吹不好吧,因为她就没下决心好好学;第二种会吹一些曲子,但肯定成不了首席,因为她不能坚持练习;第三种人肯定能成为首席,她有热情,还能坚持练习。我再问:那你想成为哪种人?姐姐答:当然是第三种。我回:妈妈也希望你成为第三种人,学习长笛开头不难,难的是中间坚持的过程,我会陪着你一起面对。并且告诉姐姐,长笛根据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同,几百的、三千多、七千多、上万的都有,你想买哪种?姐姐想了想说:先买便宜一点的吧。我说:你是初学者,按常理应该是买便宜一点的,但是我觉得你决心很大,将来要做首席的,咱们就买7千多的,长笛好一些,你吹着就更好听了。

我们愉快地达成了协议。实际上是告诉孩子实际情况,让她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然后再来一点点道德绑架。老母亲套路满满啊。

三、高支持的家长要做好“三陪”

就这样,姐姐开始了长笛学习之路,我也做好了每节课必陪的准备。我们选的老师很棒,上课之初,就跟姐姐说了他教过的孩子的分类:一种是有天赋,但不坚持;一种是天赋不佳,但始终坚持;一种是天赋不佳,也不坚持;还有一种是有天赋,又肯坚持。姐姐听了,跟我会心一笑,跟我讲得类似,但更透彻,更清楚。

姐姐虽然零基础,但对于老师的问题,姐姐反应很快,理解到位,指法记得也很清楚。几节课下来,老师觉得姐姐属于天赋好的,跟我说,要重视这件事情,好好督促,孩子将来一定是乐团首席。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无疑更增强了姐姐的信心,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动力。老母亲要做的就是陪乐,跟姐姐共情,放大老师的表扬,进一步增强信心。

不知不觉,我们的横坐标向着高要求前进了。这时候,高支持必须跟得上,家长要做好“三陪”。

一是陪听,最好和孩子一起上课,学会弄通课上的知识点,课后帮助孩子复习巩固。

因为姐姐属于零基础,老师需要乐理和长笛技法同时教授。从识谱、节奏开始,从吹笛头、从吹中音sou开始。

老母亲负责每天督促姐姐进行课后复习,并养成复习的习惯,我和孩子一起打节奏、一起识谱,遇到孩子不会的节奏,要及时给孩子讲解、示范。家长自己要加强学习,遇到自己不懂的,寻找相关资料解决。

二是陪练,乐器学习的重点在于练习,起初孩子还没形成每天练习的习惯,家长要及时提醒督促。

我和姐姐从几个方面对练习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1练习时间问题,讨论在什么时间练习?最后商定在放学后先玩30-50分钟,然后开始练习。

2练习频次问题,姐姐说每份作业练1遍。老母亲忍住吐槽之前,请姐姐自己计算一周能练习几遍?姐姐答,一周练习7遍。7遍能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好像不能。那怎么办……一边讨论一边计算一边加码,最后确定为每份作业练习3遍,姐姐不肯再加了,并要求老母亲同步进行练习,老母亲忍痛答应了。

陪练中重要的一环是帮助孩子指正错误。因为刚开始学习,孩子对一些节奏、谱子的把握不准确,老母亲这时候要能够及时指出指法、节奏、谱子不正确的地方,提醒姐姐改正。但姐姐最不喜欢别人给她指出错误,为此老母亲还和姐姐干过几架。

三是陪哭陪笑,孩子练习乐器的过程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顺利吹完一首新曲子,识谱、节奏、指法都正确的时候,那当然是姐姐笑、老母亲乐,再加上手势点赞、语言表扬、拥抱庆祝,这是陪笑的基本步骤,有时还要加上零食攻势,看孩子喜欢什么,就可以加什么。

当面对一首自己不喜欢的新曲子,吹得磕磕绊绊,断断续续的时候;当节奏、指法、识谱存在错误,老母亲指出来的时候,低吼、大喊、发怒,甚至大哭,都有可能成为姐姐的“表演曲目”。对此,老母亲首先要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遇挫、反复失败、被指出错误,别急于纠正,等孩子发泄完了,再说不迟。如果情绪比较强烈,母女吵一架也没什么大不了。没人愿意被指出错误,这是人之天性。但错误必须被纠正,妈妈不纠正,只能等着老师纠正。孩子必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情绪上过不去。所以吵架后,一定要言归于好,一定帮孩子平复情绪,可以拥抱、可以零食、可以出去玩耍,反正是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提供什么。孩子有了力量,才能继续。

前期陪练老母亲付出的较多,时间、精力,要充当人肉沙包,还要当教练及时指导。大概4、5个月后,当姐姐习惯养成,慢慢进入正轨,我告诉姐姐:我已经听不出谱子的问题,看不出指法问题,感觉不出节奏问题,你只能对自己负责了,看好谱子,把握好节奏。姐姐问我:那你做什么呢?老母亲答:我要做的就是听你吹完一曲后,给你鼓掌,吹彩虹屁。姐姐规定,她在练习时,所有在场听众,包括弟弟,在她吹完一首后,必须掌声鼓励,还必须面带微笑。我们照做,姐姐练得开心,只是我们鼓掌手有点疼。

三、起步阶段要跨过三道坎儿

如果事情能一直如此美好,那就没有老母亲什么事儿了,怎么能显示出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担当呢?

就像我跟姐姐说的,学习乐器,开始是简单的,难的是中间的坚持。学习乐器的起步阶段,要跨过三道坎儿。

一是不重视基本功练习

二是面对难曲子的畏难情绪,不愿意被指出错误

三是跨越平台期。

(未完待续)

孩子学习乐器,家长必须备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姐姐长笛跳级,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