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希望》第4章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27天。2021.11.11

SFBT是邀请当事人进行建构解决之道的晤谈。

  与问题导向区别:

    1.在意图及引导方向上大有不同。SFBT的晤谈过程欲催化当事人能保持正向叙说。SFBT代表性问句也包含着对当事人的能力与专家地位的肯定,特别能引发当事人的成功发展与正向改变,并有助于与当事人建立关系。

    2.SFBT最有兴趣的是“未知态度的开放式问句”。咨询师提问会有好奇方向,却不会预设答案的内容,且尊重当事人的回应。

    SFBT提问问句的引导方向以能辨认、开启以及强化可能性的效益为聚焦焦点。

    3.开放式问句还将开启当事人与咨询师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问句及回答的这些行动,将会共同影响与建构晤谈对话历程。

    开放式问句包含了提问者一个未严明的聚焦重点以及预设立场(正向的、基于可能性的)。

    在当事人回答问句时,便会就这个预设立场去思索相关经验,也间接地接受了问句中的预设立场。且依据该问句的预设立场,以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呈现,甚至会创造不同的意义和新观点。(这是提问的目的,扩大知觉,转移知觉)

    因此,这个问与答的连续历程将会影响当事人、双方互动、晤谈聚焦层面与发展方向。

  两种情况:

    1.当事人接受问句中的设定聚焦方向:

    如,这一周,除上班外,何时你觉得是好一点点的?当事人思考,回忆、回答“好一点”的时刻。

    2.当事人不接受问句中的设定的聚焦方向:

    问句同上,当事人回答“没有啊。而且你知道吗?讲到工作我更气,因为我同事……”此刻,当事人没有跟随问句的引导方向,但其回答的内容更值得咨询师整理与思考:为什么这样的问句方向让当事人会联想到这些信息?这次回答成为理解当事人主观世界的新机会。

    4.当当事人的描述开始有所重复时,咨询师可以运用“改变导向”、具预设立场的SFBT代表问句,好让当事人的注意力能放在之前未曾关注的经验。

    形成SFBT各种问句简单且重要的原则:从当事人最后或较早的回答内容中,来构成与选择下一个问句。

    5.代表性问句(多为引导正向思考问句)

    奇迹问句:偏好未来、美好细节、正向影响。

    假设问句:偏好结果或达成目标时的情境,而非针对过去的已经发生或即存的事实进行未发生的假设。

    例外问句:促使当事人有意识地注意与参与自己过去的成功之法,而让当事人从注意问题的严重性,转而思考问题可以如何解决与具体策略,进而提升当事人的自信心与赋能感。

    应对问句:用于探究当事人一些很小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自发行动策略与动力来源。

    应对问句能在同理、支持当事人感受的同时,又激发当事人看到自己已在发挥的功能,而可邀请当事人从关注困境转移注意力至自己如何如何能持续承受或对抗一些困境的种种优势,而减少被困境击垮的挫折感。

    评量问句:促使当事人与咨询师了解在问题情景以及解决之道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是一个连续的线段,如此,将能协助当事人发现经已经做到或拥有的例外,并做出下一步的方向与行动。

    关系问句:将当事人的重要他人观点包括在互动脉络中促使当事人觉察现实与外在资源,并在人际互动关联中思考,在生活情境中,自己与别人想要的不同,从而启动目标与解决之道的产生。

    关系问句,有助于在当事人“想要的目标”“愿意去做的目标”以及“别人对他的期待要求”之间取得平衡。

    赞美:赞美的向度主要是针对当时执行对他自己助益或有助于朝向目标达成的行动。

    SFBT赞美是一种非评价式表达,也存有让当事人可以选择接受与否的空间。

    咨询师给的最有效赞美是通过提问问句,让当事人在回答过程中吐露自己的能力、知觉与善意,同时,更为意识化成功方法及提升个人自我价值。如:

    你怎么能够在同事恶意批评你时?还是很冷静的和他就是类似的讨论呢,你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呢:当事人在持续回应这个问句时,将会发挥联想力,平行扩大思考,而会带出引发一连串的记忆或扩大的图像,激发当事人更多的连锁思考和答案。

    提问后的等待:当事人的沉默,表示当事人正在沉淀、静思、琢磨刚刚的谈话内容。

    Sf bt更加强调咨询师应增加他们对当事人沉默的包容度,当咨询师能发展出维持沉默的能力,并以沉默回应,当事人反而会认为是该自己进行思考与回答,并且很快就会学到:咨询师不会帮他们回答问题,他们更需要为寻找自己的答案而努力。

    咨询师需要特别觉知到,自己说什么或不说什么,本身都需有治疗性存在。

    当事人的沉默,咨询师的耐心等待,这个过程给予当事人足够的空间思考,以建构属于他自己的解决之道。此过程也是促发当事人自我赋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6.澄清式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咨询师对当事人表白自己过去的一些经验,目的是提升当事人的洞察力。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想法、感觉、行为和相关议题的了解。

    当当事人说话内容中有矛盾或不一致时,SFBT的咨询师的自我坦露(指出自己认为当事人矛盾之处)采用以“澄清”的“提问”方式来询问当事人,并仍按照目标导向与优势观点在进行,如:

    “你刚说你痛苦欲绝,但是你又能记得照顾你的孩子,我很困惑,这两件事如何能够同时发生呢?你又是如何能同时兼顾的呢?”(澄清式自我坦露,催化当事人面对挣扎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优势力量,继而意愿往解决导向的路线前进)

    当当事人十分坚持想知道咨询师个人的故事时,咨询师先询问当事人认为获得这样的信息会有什么帮助,然后再针对当事人的需求方向,非常简短地就事论事回应当事人,并且尽快回到SFBT晤谈轨道上。

    SFBT用“温和挑战”代替传统的面质。因为SFBT相信当事人任何的想法在其生命脉络中一定其来有自、有其道理,值得咨询师尊重与尝试理解。如:

  “ 我知道你不认为你的脾气是一个问题,但是当你想表达你的不满和不同意时,你会希望你的太太同时看到的是什么或不同于以前的是什么?”(温和挑战目的是引发当事人的反思、反省与面对现实)

    往往,当一个人被迫改变时,愿意改变的程度很少,但是当他自己愿意改变时,则改变的幅度将会增大。

    7.重视“行动”成效体验,不以“解释”产生顿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尊重与希望》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