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院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9月21日,晴空一碧,阳光洒满大地,消毒供应科三十八名成员在工会组织下,东出古城,来到位于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的渭华起义教育基地,一起重温红色记忆,感知那段峥嵘岁月。

图片发自App

​渭华起义教育基地总面积49000平方米,由中心广场、陈列大厅、起义旧址、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四个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现场教学点组成,是陕西东部最大的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国家AAA级红色旅游胜地。

图片发自App

​起义陈列大厅的文物不算多,更多的是照片,通过对这些照片的解读,我了解了渭华起义从准备到兴起、最后被残酷镇压的过程。展厅内还保留了一些革命斗争使用的农具、大刀等简陋的武器,这些物品见证了当年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1927年,中共​陕西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应在群众基础好、斗争热情高的渭华地区组织起义。1928年5月,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旅)根据陕西省委指示,在唐澍、刘志丹等人的率领下,易帜赴义,挥师渭华,挺进高塘,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红色革命风暴席卷渭华大地,地方反动政权土崩瓦解,迅速形成了以渭南塔山、华县高塘为中心,方圆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面对蓬勃高涨的革命浪潮,国民党反动当局调集重兵镇压,起义军民同仇敌忾,与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而失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起义旧址在陈列厅的左侧,“观书院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酬壮志千军奋起神州皆闻殷殷雷”,大门的楹联朴实中透着振奋人心的力量。不起眼的五间厅房,是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指挥部,从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最终成了燎原之势;两颗古槐是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扩大会议遗址,刘志丹同志在此古槐树下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分析了当时局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决定撤往陕北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狭窄的烈士殉难井里,长眠着被敌人残忍杀害的革命烈士,最小的才十五岁。

图片发自App

旧址内有件被誉为镶嵌在渭华大地上的特殊标语的国家一级文物——1927年11月共产党员陈述善、李维俊带领高塘、谷堆两校师生,用青砖鹅卵石铺砌的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虽然时隔92年却依旧清晰,触目伤怀,令人感慨。

图片发自App

起义纪念碑建在右侧不高的山上,修有水泥台阶向上,迈步走进一道普通的仿古门楼,迎面立有徐向前手书“为革命牺牲精神永存”九个大字石碑,在花坛围绕的石碑后面就是通往渭华起义纪念塔的台阶,上一级台阶中间塑有革命战斗雕塑,饶过雕塑继续向上,就到达渭华起义纪念塔。

图片发自App

“渭华起义纪念塔”是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渭华起义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修建完成的,塔总高32米,塔身高19.28米,示意1928年,下设5个台阶,示意5月,面向西北,示意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纪念塔呈方形,塔的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塔的背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纪念渭华起义,缅怀悼念死难英烈的碑文,塔共九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因为有单位正在祭拜,我快步绕行一周,感叹着这塔修的比南昌八一纪念碑高大上许多。

图片发自App

纪念塔后面是烈士陵园,266位先辈的英灵排位在这里,这里才应该是我们后人最应该来的地方,但是上人来的人很少,我也是赶着集合去竹溪里,远远的观望了一眼。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短暂行程结束了,看着大批涌入的人群,我想,红色基因传承的着力点到底在哪儿?老照片前凝神静听者、大槐树下自觉宣讲者、纪念塔下耄耋志愿者,对我的心灵都是一次强烈的洗涤。传承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口号,更不是出于某种目的show,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维护并传播为了今天而奋斗、牺牲的他们,在我看来,才是最真情的纪念。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书院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