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一项极端高效的工具,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就好像你在史前社会,拥有一把锋利的刀。它可以杀敌,可以劈柴,不过,如果你无法驾驭好它,就可能伤害到自己人,乃至于自己。
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忧虑已经很多了,并且,不少学校和家庭也在采取措施。然而,在工作环境中,教师如何使用手机?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没有办法让学生服气的。而怎么看待教师使用手机的问题,这也是管理面临的挑战。
挑战的核心是私人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划分。毕竟,手机融二者为一体,同时在这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这当然对管理提出了挑战。而这个挑战,主要不是技术问题。举个例子,你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对工作期间的手机使用进行大数据性质的监控,从而区分手机究竟是在发挥什么功能。不过,这是不是有点《1984》的恐怖?
因此,从管理的角度,思考教师手机使用的问题,主要包括——
1.规则:制订部分重要场合手机使用规定。
2.文化:为手机使用提供建议,交流手机使用的经验。
3.自律:让工作/生活场景中的手机使用,成为个人品牌/教养的组成部分。
规则:工作场景中手机使用的基本要求
规则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两条:
1.在上课期间、教研及共读期间、会议期间,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并且,非工作需要请勿使用,工作需要包含了手机录音、摄像、拍照。
2.在这三种情况下,若涉及到接听电话,以及其他明显使用手机且可能导致误解的行为,则应于事先或事后适当的时机给予说明。部分人员或部分场景达成默契,则不用每次说明。
上课期间、教研及共读期间、会议期间,原则上不应该使用手机,原因不必多解释。如果过程中使用手机录音、摄像、拍照,这些明显的操作,其他人一看就明白,也不用事后加以说明。
要说明的是例外情况。
例如,不得不接的电话,可能是你一直在等的一个重要电话,或者一个问题没弄明白,需要现场用手机查一下相关的资料,等等。如果事先或事后予以说明,那么,所有相关人员都会感觉到自己被充分尊重。
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十分抱歉,这个电话对我十分重要,我必须接一下。那么,学生感觉会如何?再例如,正开会,你的手机突然响起,所有人都看着你。如果会议结束后,你在相关的工作群中简短地致歉,说因为刚才粗心,手机没有处在静音状态,下不为例。那么,伙伴们的感觉会如何?
规则是为了确保效率,而过多不必要的解释同样也会妨碍效率,哪怕解释,也需要遵循最少必要原则。所以,还有一些地方依赖的是默契,即不解释大家也明白,以及解释一次,以后就都不用解释大家就明白。
例如,学校里的值班人员(或许还包括招生人员),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随时接听电话(当然仍然需要静音或振动状态,以及离开会场接听),久之,就成了一种默契。
如果解释是多余的,就不必解释,这就是默契。
文化:达成一个团队手机使用的共识
我仍然要重提一个原则:满足需要,但不助长欲望。
就是说,在手机使用方面,无论是管理或文化,都不是以控制为目的,而是以成全为目的。或者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的价值,又避免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
所以,一个好的团队,会逐渐形成在不同工作场景中手机使用的最佳策略,并形成默契。例如,在学校剧场看演出的时候,手机的使用就没有必要那么严格,而应该可以自由地拍照、摄像、发朋友圈,与同事、朋友以及家长及时分享。
那么,在听课的场景中呢?我习惯于在听课的场景中频繁使用手机,因为我往往一边听课一边备课。但是,在同事或学生看来,或许就会认为校长一直在玩手机。而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予以说明,那么,就能够被充分地理解。此外,如果规定听课时不得使用手机,就不是一条好规定。
有些场合是应该坚决杜绝玩手机的,无论你多无聊,例如监考的时候。
有些场合,则要慎重使用手机,这无关规定,而关乎教师个人形象,或者说品牌塑造。例如,在上晚自习时,学生们在安静地学习,老师在讲台上玩手机,时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而这些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我们无形中构筑了自我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使用手机,而代之以阅读、思考或写作,就是一种更好的办法。如果你要使用手机写作,那么,找机会跟学生一次性说明,就可以获得理解了。我在高中教书的时候,因为带三个班语文,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晚自习,我就在教室里阅读。实际上一开始是读不进去的,但是也假装在读书,一段时间以后,逐渐适用并读进去了。而我知道更重要的是,你读书的姿态,对学生就是最好的示范。
自律:如何避免被手机绑架?
教师如何使用手机,尤其是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手机,事关个人形象或品牌,上面已经约略述及。
那么,教师如何避免陷溺于手机之中,伤害到了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对于有些人对抖音的讨伐十分反感。毕竟,中国人的快乐总体偏少,你觉得低俗的快乐,那也是真正的快乐,而且,也未必就是那么低俗。对手机的使用,如果一定要有意义,有价值,那也是对人的异化。毕竟,活着首先是要有趣,其次才是有意义,有趣先于(而不是高于)有意义。
而自律,首先是内心划一道线,将工作场景与生活场景分开。如果你喜欢在工作场景中玩抖音,让别人怎么想?
除了明确的边界感,将手机使用数据化,一直是我习惯的方式。例如,每天能够看到自己当天的手机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长以及用途,就很容易变得自律。你可以设定心理底线,比如以每天使用手机不超过2小时为底线。那么,超出2小时的话,就会促使你第二天进行调整。
当然,这已经与管理无关了。
概括一下,学校关于手机使用,就像关于出勤纪律一样,需要设置少量的规则作为底线。而更多的时候,手机使用需要一个团队在相互提醒和分享中形成默契,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的目的,指向教养、个人及团队品牌,以及更为幸福完整的生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