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凡四训》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天花板效应的出现,能量值是内在原因,因为能量能力决定这我们承受力的大小,从而决定天花板的高低,另外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格局和情怀,也在影响着我们天花板的指数。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很有能力,也很有钱或社会地位,他们家庭稳定事业有成,有方向并且很努力,但他们却幸福不起来,生活中没有激情,没有兴奋点,没有浪漫情怀,不会大声笑,不会猜拳玩游戏大碗喝酒,一切在他们眼中都好像索然无味,偶尔有机会放浪形骸一下,但兴奋劲很快就过去,依旧回到小自我主义、小家庭主义当中,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尝试、不愿意创新,这种人,不是笨笨的榆木脑袋,但确是食之无味且嚼之没营养的白菜疙瘩。这种人在社会上还大有人在,不是小群体,以学霸型知识分子、研发人员、企业高管居多。

出现这种状况,不是这一类人做错了什么,之所以用他们举例,是很为他们鸣不平——学精了数理化、儒释道,也在行业中应用得体发挥了价值,创造了国民财富社会进步,让很多的国人都幸福起来了,而他们自己却没有从中找到幸福感、愉悦感和获得感,真是冤枉得很。编者或许是杞人忧天,也可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有一点编者却坚持,那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外在体现是笑,是酒,是诗,是歌曲,是豪情壮语,而这,那些人恰恰没有。

返回本质,这类有知识有文化有高度有成就的人,看似超凡脱俗,实则其追求很是有限,理想不够宏大,情怀不够深远,格局不够宽广,他们的中长远期目标,大多数都是制定给自己或家人的,比如一定要在所生活工作的城市有一套自己的大房子,给父母在老家或附近置办一套养老房,给儿女存够足够的教育基金,给自己存一份高品质的养老保险等,当然车子奢侈品及旅行、深造这些也必不可少。这些理想,普通人看似很难实现,但对于年薪动辄百万千万的他们,这些目标,基本上在8-15年即可实现。待基本目标达成,他们又没有自己创业的激情和意愿,所以就出现了他们幸福和兴奋的天花板,也就出现了前边提到的那种情况。

我们的袁了凡先生也是如此,开悟之前,吃穿不愁,前途已定,所以只能“澹然无求,终日静坐,不阅文字”,甚至可以“凡三昼夜不瞑目”,心里想的只是“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我靠,人活到这个份上,可不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快乐可说。

这种天花板,比能力值极限天花板还难受。能力值天花板的问题出现了,还能通过学习和努力,突破和提升天花板,而欲望已经实现的天花板,除了从思维、格局、境界上突破,别无他法,也就是只能突破,不能提升和超越,你说难受不难受。

不过没关系,突破很容易的,分享一法,那就是超越自我,打破过去只从小家需求出发制定目标,将眼光和落脚点放大到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命题上来,着眼点改为为了祖国和社会这个大家,那样一下子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前途的光明,让自己豁然开朗,绝对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事情,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奉献和付出,弱者能通过它实现社会的更和谐幸福,强者能通过它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个样子,想想都过瘾,同时一旦真做起来,其乐无穷,无比充满力量。

了凡先生从自我思维走向家、国格局后,生活态度立刻大变样,又是行善积德,又是减粮造堤,又是行军打仗,还编写县志,传承家训,生活很是惬意,这就是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伟大力量。目前处在之前所说那种情况下的朋友,不妨一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了凡四训》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