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进课堂,辅助教学新方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指出,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作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任务之一,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在全球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浪潮中,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App与学习科目相结合的方式较之传统“填鸭式”“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非常大的优势。

如何将手机APP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一线教师大有可为。下面就结合个人工作中围绕《利用手机App辅助小数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和大家交流关于“带着手机进课堂”的话题。

一、手机进课堂之前:谈一谈准备工作

当手机之于学科教学的价值得到认可之后,我们就在计划带着手机进课堂。为了使手机在课堂上的存在直接指向教学,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 环境的准备

首先,如果要带着手机进课堂,使手机在课堂上能够发挥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作用,教室里要具备网络环境。目前,教室具备网络环境,在许多学校已经普及。在此基础上,要使手机自带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室电脑直接呈现,则需要在教室电脑里安装类似苹果录屏大师之类的程序,以便于手机通过电脑适时显示。

(二)软件的准备

当网络环境及手机运行环境准备之后,我们就可以在电脑上面看手机了。为了能够运行一些教育教学类手机APP,在带手机进教室之前,还需要在手机上先下载安装可用的、会用的包括教育教学类手机APP在内的各种手机APP,以便上课的时候及时演示,辅助教学。比如说,用于班级管理的班级优化大师,用于练习巩固的作业盒子,等等。

(三)内容的准备

环境营造、软件安装都已经完成后,接下来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选择好需要在手机上显示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按照呈现的顺序放在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的文件夹里面,避免上课之后,在翻找文件和资源上面耽误过多时间。

二、手机进课堂之后:谈一谈优势所在

按照课前的设计,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辅助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手机APP之于学科教学的优势逐步彰显。

(一)海量资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手机APP种类繁多,有很多对于学科教学都有辅助作用。如果我们能加以利用和应用,则这些手机APP自带的海量资源则会极大地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

比如,我们在进行新课学习的时候,可以借助“洋葱数学”之课堂教学之课堂教学视频,帮助孩子们借助动画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故事情境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再比如,每周五我们在开展“数学故事汇”之课堂学习的时候,故事开始之前有一个固定环节是“走近数学家”。开学初,我提供本学期要走近的数学家名单,孩子们自主申报,再在父母的帮助下设计讲话稿,制作幻灯片,最后当堂演示与交流。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专业的数学微信公众号----好玩的数学,里面有很多关于数学家的故事与介绍,于是,便在同学按照准备的内容介绍之后,再推荐给大家相应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课堂时间允许则当堂分享,课堂时间不够,则作为当天的数学家庭作业完成。

这些资源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使得孩子们能够在40分钟之内看到更多、听到更多、学到更多。

(二)在线演示拓展课堂学习形式

带着手机进课堂,可以利用手机APP形式多样的特点,使课堂学习的形式得到拓展。

当孩子们顺利解决完一个问题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们去喜马拉雅听听故事,怎么舒服怎么听,让孩子们或趴在桌上或靠在椅背上放松和休息。

当孩子们知道斐波那契数列这一问题之后,可以借助视频,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究竟是兔子吃人还是人吃兔子,再借助手机APP的动画显示,组织孩子们观看自然界中类似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在动物、在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种种变化,以丰富孩子们对于著名的数学问题的感知。

还有在学习时间单位的时候,可以借助手机自带秒表功能,给孩子们设置限时完成某件工作的情境,让孩子们切身体验到时间单位的长短,建立起初步的时间意识,形成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手机自带的一款用于计步的APP,让孩子们自动数一数规定的两处建筑之间的长度,从而直观体验到长度单位的长短。

综上所述,将手机APP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使课堂学习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课堂学习效率也相应得到提升。

(三)便捷操作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当手机与电脑形成联系,可以适时演示后,我们不需要再像以往那般,先用U盘复制好课件,再将U盘插入电脑,通过电脑读取U盘内容,为此节省了不少有效教学的时间。

以前常有老师在上课铃响之后,离开教室去办公室拿U盘,造成课堂真空,埋下安全隐患。

当手机与电脑的稳定联系确认之后,不再需要中途离开课堂,提升了老师的工作效率,老师工作效率的提升直接带来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适时反馈促进良好习惯形成

手机与电脑联通之后,借助手机的拍照及录像功能,可以及时反馈孩子们课堂学习的情况,有助于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再及时改进。

比如,我们一再提醒孩子们上课坐姿端正,倾听安静,但是始终都有孩子管不住自己。于是,就在有孩子分享心得,其他孩子需要认真倾听的时候,拿着手机整个教室拍一圈,再连接到电脑上,放大画面组织孩子们集体观看。让孩子们不仅看到自己,还看到同一间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这样通过横向对比,孩子们看出自己的问题,促进和推动孩子们自我修正,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同时,对于上台与同学们分享的孩子来说,通过观看画面上自己发言时候的站姿、表情,以及聆听自己分享时候的声音和语气、语调,都能对自己的公开表达获取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便于发现问题,再改进问题,形成良好的分享做法和习惯。

技术正在改变世界,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向技术要效益,向技术要创新。在实现创新的同时保证效益,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力求创新。手机APP就是这样一种已然走进我们生活的技术,我们需要睁大眼睛,在教育教学中为其找到一席之地,让手机APP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能对教育教学的变革发挥有益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带着手机进课堂,在使用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分享,在分享中共赢。

(本文发表于《教育·读写生活》2018年7月第29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机APP进课堂,辅助教学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