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职场小白的优势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答有干劲,有激情,可塑性强什么的。
这些回答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其实年轻没什么优势,除了“便宜”。
前些天小米成为头条新闻,人人纷纷起底劳模雷军的奋斗史,我们看到:有冲劲、有激情并不是年轻的专利。
至于可塑性强呢?在移动互联时代,多少人从A行业跳到B行业,一样取得成功,也跟年轻没什么关系。像雷军,从软件业的金山,到公开信里提到小米,已经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你可以把公司的招聘看作超市采购,最重要一条就是性价比,如果你创造不了更高的价值,那么就只能随行就市,卖个大路货价钱。
这也是为什么,我身边很多朋友跟我抱怨,每个月的工资交完房租还完信用卡,到手就几乎所剩无几了。
这很好解释:如果你并不出众,那么薪水刚好给到维持你基本的生活水平,让你不用离开公司就行。
但是,你的便宜,对你也是一种保护。
一个可以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年轻人,便宜的价钱会降低公司的预期,当需要“缩减成本”的时候,他们不会打你的主意。
因为你年轻,还因为你便宜,不会像某些高管那样因为“太贵了”而被裁掉。
当然了,拿着低薪酬的你自然不会甘心,那么请往下看。
永远让雇主占便宜
而不是相反
我说一个普遍现象,你看看是不是:
几乎每个人都嫌工资涨太慢,却没有人嫌自己配不上那份工资。
你不得不点头。可我觉得,这种想法很危险。
我以前兼职时,一个上司跟我说过,进入职场这么多年,换过公司也换过行业,他居然没有一次主动申请加薪。
但是现在看来,作为一家中型公司的管理层,他的薪酬比起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反而要高出太多了。
也许有人不一样,他们讨厌被公司占便宜,喜欢拿着新学的几条包你月薪五万的“职场加薪术”,去和老板讲道理。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我祝他们好运。
我相信那位上司讲的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的薪酬基本围绕他能创造的价值波动,高不了多少,也低不了多少。
我不是说你不要提涨薪,毕竟有些老板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需要提醒提醒。
怕就怕往往在一些喜欢“全员涨薪”的大公司,你创造的价值涨幅慢慢已经跟不上你的薪水涨幅了,你还浑然不觉:被裁掉的概率其实也在上升。
所以,我建议你更多地把心思花在努力成长、努力提升、努力创造价值上面,你的价格才会在市场的公允评判下,不以哪个老板意志为转移地,水涨船高。
而不是,天天盯着每个月的工资单算计。
记住,有时候,要给人“好使又便宜”的感觉。
年轻时不要急于攒钱
我学姐和我说,她有一个错觉,她以为个人财富是靠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积攒,慢慢积累起来的。
当然,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也没有现在这样便捷的在线教育:英语、演讲、写作、文案、摄影什么的。
于是她很少花销,每月的工资小心存起来,没太多娱乐,也没投入其他额外的学习,我看着银行账户里一点点变大的数字,笑得很傻很天真。
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明白自己错了。
真正的财富绝不是一点一点地线性积累,而是指数级地滚动。
比如大家熟悉的房产,常说的股票,一般人不太懂的期货。可是这些投资要么门槛太高,要么风险太大,要么两者兼有。
而有一种起点低却毫无风险,还收益巨大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
刚才提到薪酬,很多人都认为薪酬是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认可,所以更高的薪酬才能意味着自己的成长。
错,这是本末倒置。
更高的薪酬,只是你在变得更强路上的副产品。
趁着年轻,别再把省下的钱都寄回家给父母存死期了,也别去购买股票、债券、数字货币什么的,那些东西涨你不知道为什么涨,赔你不知道为什么赔,人家不宰你宰谁。
而是投到自己身上。
一年之内,或许依然没有起色。
三年之内,你大约可以超越半数以上的同龄人。
五年之内,你一定会焕然一新。
投资到自己身上,不光意味着你在某些领域会变得更厉害、更出众,重要的是,这种出众可以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接触到门后那些对优秀的年轻人报以期待的前辈、大佬。
和他们合作,借他们的势,不用求也自有人带你飞。
那个时候你会懂得为什么说,真正的财富是指数级滚动而来。
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