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一直很难定义活着,想来想去,还是余华的话最合适:活着,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在谈到死去亲人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福贵活着好似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曾经的他夜以继日的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成了个穷光蛋。他的所有甜品都被抵御债务,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仅有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都死去了,都是自己最爱的人。富贵也想过死,但是他却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个人在挑着担子之前,上帝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就连牛也不例外。

这头牛也叫福贵,本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老牛,它已经受了许多苦,就是不杀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但是因为不愿意看着老牛哭,又或者是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福贵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买下了这头牛。

福贵每天都赶着福贵去耕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福贵也喊着所有失去的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带着犁埋头耕田的牛。我想这又何尝不是富贵自己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其实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为希望,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扛着什么,生活就是这样,人还得活着。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只有合上书后才会感到悲痛,而这种悲痛是来源于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而造成的,余华不愧是中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最有煽动能力的作家之一,他在活着之中用一种平时却有渗透力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其实《活着》在刚刚发表的时候其实是很不被看好的,甚至有人对它给予尖锐的批评:福贵的活着是牲畜般的活着,是毫无意义的活着。但是时间读懂了《活着》,它蕴含着人们究其一生追求的富贵不过是虚妄,人只是一种存在,追寻和探究,不过是人们寂寞生活中的安慰。所以余华才在活着的导言中写道,活着应该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东西活着。我突然感受到余华的内心,应该是特别孤独的,在他的生命中没有幸福或者不幸,他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