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178.【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

【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刘渡舟

阳明在生理上是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这叫病位;病理就是病的处所,在胃和大肠。明就是阳气昌盛的意思,太阳是言其大,布护周身,面积很大;阳明是说其强,阳气最旺盛。从生理上说,是多气多血之经,抗邪能力很强大,很积极。阳明之气抗邪,表现为积极亢奋积极状态,它是外感热性疾病的继起阶段,太阳开始抵抗,阳明抵抗有力。

阳明病有原发的,就是经腑之邪不解,构成了阳明病;继发的阳明病,一样是太阳表邪不解传到了阳明,或者太阳少阳在发汗吐下伤了胃里的津液,导致津液干燥继发阳明病。阳明是燥热内结,最能伤津液,大便不能排除体外,腑气不通,形成了肠实而胃满。

实就是有物,六腑病,肠胃病反映在内就是大便燥结、腹满、疼痛拒按,在外就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里实不是表证,主要是不恶寒反恶热,这是阳明病主要症候。阳明热和太阴之湿结合,热被阻滞,就不伤津液,变成了湿热病。阳明之热不能外越为汗,湿又不能从下边小便泻出,人就变成了头汗出,而身无汗,小便不利。这种状态纠结久了,就是黄疸。

阳明病出了腑证还有经证,但是辨证要点以胃家实为主,治疗以泻下为主,主要是三个承气汤。

这条解决了三个问题:阳明病大便解不下来;虽然不大便,但是程度不同;阳明病有不同的来路。脾约就是在太阳表证头痛发热恶寒的时候,已经有了大便秘结。脾约本来是胃里素来干燥,让脾阴被胃的燥热约束了。脾为胃行津液,如果胃燥热,津液不能返还到胃中,肠胃就干燥;同时肠胃的燥热逼迫津液下渗,这时小便反而多。结果形成了小便多,大便解不下来,阴阳不能调和。这种症状就是大便经常干燥,现在叫做习惯性便秘,大便颗粒比较小而硬。本来有脾约症,又有了太阳病,所以脾约病更严重了。

正阳阳明就是阳明本身构成的胃家实,没有太阳少阳传经的关系,表现就是胃家实。里实证不同于胃家实,胃家实比脾约大便难要严重,燥矢已成,大便硬,是大承气汤的主证。

少阳阳明就是少阳病误治,发汗利小便,伤了津液,胃里干燥,导致大便困难,也构成了阳明病。

胡希恕

肠胃之里,也有两种病,一种是阳明病,一种是太阴病,一个是里阳证,一个是里阴证。太阳阳明是脾约,,这是个病名。古人认为胃消化后,脾为胃行津液。消化靠肠胃,被看做一个胃;消化成熟的东西,经过血管吸收,变成了血。水谷化合物经过脾的作用上送到肺,与肺里吸收的氧气作用。所以说脾是为胃行津液的。脾约就是胃中干燥,没有津液可以运输,就是胃中干,大便结硬,所以脾约证就是大便不通,但是这个不是由热造成的。太阳病以发汗为原则,太阳病期间由于发汗亡失津液,导致的大便硬叫做脾约,这时一种里实,也属于阳明病。但是这时太阳病没有结束,大便不通,所以叫做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是没有太阳和少阳的症候存在,只有阳明病,就是胃家实。胃家实就是病邪充斥于胃,症候就是按胃这个部位就是心下满,按之痛,这时胃家实的主证。

少阳阳明是少阳转属阳明,由于少阳病误发汗或者利小便后,这种错误的治疗,导致津液亡失,胃中水液被夺,胃中燥,导致人烦,里头硬,大便不通。

刘志杰

你可能感兴趣的:(178.【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