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邵亦波?
他是公认的天才少年,数学神童,17岁考入哈佛。26岁,回国创建易趣网。
2003年,正当易趣网风生水起的时候,他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将易趣网卖给eBay,在29岁实现了财务自由,“赚的钱可以用一辈子”。
2007年,邵亦波与张颖创建经纬中国,投资了宝宝树、猎聘网、找钢网等创业项目;
2018年,纵横商场20载的邵亦波突然宣布淡出经纬基金,投入1亿美元创办Evolve慈善基金会,帮助人们找回真实的自我。
有人问他:财务自由之后,就会更快乐更幸福吗?
他用自己的故事回答——不,这只是一个虚幻的“假象”。
一. 改变源于想做一名更好的父亲
“我是在寻找真实的自我。很多人对自我的认知有一种固定不变的错觉,觉得自己的智力、能力和品质等都是先天形成的,或很难改变的。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所说的,这些人形成了固定型心智。事实是,自我是可以不断进化和成长的,这是成长型心智模式,接受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是很多事情的关键。比如,我的内在成长历程是从想要做一名更好的父亲开始的”,邵亦波说。
大约7年前,似乎拥有着“完美人生“的邵亦波,却感到很难过。他很爱孩子,但在跟三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不知所措。要么不愿意陪孩子,要么明明不愿责骂或打孩子,却还是忍不住那样做。他给当时的 “父亲邵亦波”打分20分,开始从自身寻找解决的方法,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练习观察和觉知自我的能力。即留意自己内在正在发生什么,觉知自我的各种念头和情绪,努力做到不被感受带着去盲目的反应和行动。
比如,邵亦波举例说, “以前我不喜欢陪小孩,和他们在一起就会觉无聊和焦躁,甚至还会有点怨恨的感觉。在没有练习觉知自我之前,一旦觉得不舒服,下一秒我就逃走去查邮件了,直接就被这些负面感受带走了。现在我能够观察到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升起,并能够做到只是观察,不去对抗,也不逃跑,就只是安静的观察一会儿,然后我忽然发现可以充分享受陪伴孩子的时光了。”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先后跟十几位老师学习过训练觉知的能力,尤其受益的一位老师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一位佛学的老师,他能够科学的解释静坐的技巧和原理,也能教导很多实用的心理学方法 。“
第二,向内审视和寻找负面情绪或事件的真正原因,尤其是尝试从潜意识层面打开阻碍快乐的某个固定型情结或模式。它们可能是童年时期就无意识种下的,可能来自家庭环境,也可能来自社会影响。
“比如,我发现自己陪孩子玩或睡觉时会觉得无聊和焦躁,是因为我无意识中继承了父辈将养孩子视为一项严肃的工作而非享受的观念,也发现我必须每时每刻都去做一件有用的事情,否则心里就很慌。这些观念都是深植内心乃至潜意识的,我可以用自己的觉知能力一层一层的剥开它们,找到原因,去跟那个真实的自己连接”。
渐渐的,邵亦波发现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却无比美妙的新道路,这是一条向内探索的光明大道。他变得更快乐了,更重要的是,如今,他可以给自己这个 “新版本父亲” 打分超过80分。
邵亦波欣慰的说,现在他跟孩子们的关系都很亲近,也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说是语时,16岁的大女儿正好回到家里,“Hi,baby”, 邵亦波用一个上扬的喜悦的声音招呼她,女儿则俯身到沙发上给了他一个暖暖的拥抱。
二. 如何找回真实的自己
邵亦波一次采访中详细倾吐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
我认识很多很有名、很有钱的人,有的身家达到了几十亿美金,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快乐,他们面临的焦虑、困惑、压力,跟其他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更多。
那该怎么办呢?邵亦波思考的结果是——
要实现人生的幸福,不能靠钱财、权力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要诉诸内心,找回真实的自我。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越长大,越失去“真我”。
两岁前的小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大笑,毫无掩饰的大哭,无穷止尽的好奇;但后来的成长中,为了取悦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社会,我们开始包裹上一层又一层的壳,开始蒙蔽自己,开始戴上面具,甚至有些藏在潜意识里,我们天天被它影响却不自知。
邵亦波在采访中自我描述:
“在15年以前,我就赚了很多的钱,多到我自己的一辈子甚至我的小孩都不用工作了。我的家庭也很好,也有很多空闲,也很有名,可以去玩。”
“我们花了大概6、7年的时间,在全世界玩了一圈。但是并不满足,并不快乐,特别的孤独,而且没有自信。”
“我们太多的时候,活着是在为别人表演,我们其实已经面目全非了。”
“所有人其实对自己都有很多不喜欢的、不爱的地方。爱别人不容易,但是要完全接受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你对自己的认识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不是觉得已经固定下来了,有哪些深藏在心里且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有羞耻感的地方,特别痛苦的地方。”
“每个人其实想要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都希望有真正的、能够让自己把内心最最阴暗、最不喜欢的这些东西分享出来的另一个人,能够有这样一个真正的联系,能够把自己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说给对方的人。
我想很多人跟自己的配偶可能都不会说很多东西,因为我们不相信,我们说了这些东西,他(她)还会喜欢我们。
我不敢打包票,但是以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当我们把自己最最阴暗、最最不喜欢、最最怕的东西告诉我们最亲的人的时候,只会把关系更近、更亲切,而不会更远。”
听的人只会这样想,你其实跟我是一样的,他们会有这种感觉,所以这样不会拉开距离,反而会拉近距离。”
他总结“找回自己”的心得,归纳为四点
01 认识真正的“我”
如果想成为真正的自己,首先得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否则你有可能把那些看到真正自己的瞬间误认为是幻觉或者为此感到不可思议,仍然固守在对自己的有限的认知和期待之中。
能认识到今天的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真正的自己的存在,就会活在情绪的困扰和自我设限中,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当我们知道真正的自己是充满智慧、力量和爱的,只不过被各种情绪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淹没和掩盖时,就会想方设法把原本的自己释放出来。
02 练习正念,觉察自己
很多时候当头脑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你甚至意识不到,但它对你的行为和情绪有很大影响。
当自己有一个念头或反应的时候,能不能停下来一秒钟,去反思一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有没有更深的原因在里面?
举个例子,我以前开车有很严重的路怒症。虽然我平时很少发火,但是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去骂人。老婆批评过我很多次,但我就是控制不了。
后来,当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就有意识让自己的心停下来,去观察这种情绪,去了解我内心的一些假设(比如,这个人是个坏人,故意和我作对!)。因为你去观察的话,就不会跟情绪融为一体,不会被它所控制。所以,内心就可以很快平静下来。
03 打开内心,让光照进来
大多数人的心灵都是自我封闭的,基本不对别人开放,尤其是对于陌生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保护自己,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
但是如果心灵不开放,活着的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最有意义的东西,基本上都跟心灵有关。比如你看一个电影,或者看一本书,听一首歌,你的内心可能会被触动、被感动,这些都是跟心灵有关的东西。
要敞开自己的心灵,需要一定的勇气。可以慢慢去尝试,去突破,一开始可以在小范围内敞开,得到越来越好的反馈之后,再逐步去扩大范围。
04 用心去与彼此连接
一个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大脑主要作用是做divide(区分),而心灵的主要作用是联合和汇总,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大脑大多数情况下看到的东西是,每个人跟我们有哪些不一样,会关注他的想法、穿着、地位等等,而当我们打开心灵去看的话,会发现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想要的东西、担心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divide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因为divide以后,我们才能了解不同部件之间的关系,发现定律和规律。了解了这些定律以后,才可以创造新的东西出来。
但是divide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整个社会的文化就是把东西拆分开来,人也变得越来越个体化,每个人都是为自己个人打拼。在这种状态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感。这是西方社会100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也在中国发生了。
要消除这种孤独感,就需要找到真正的自我,打开我们的心灵,用心灵跟他人的心灵交流连接。
三. 人类需要更多智慧驾驭科技
一直活跃在科技领域的邵亦波,对如何用好科技的优势,警醒,避免或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有着非常清醒的意识。
“科技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工具,用好这个工具可以更好的服务和帮助人类。不幸的是,今天大多数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产品是反幸福的。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注意力经济,尤其是社交、游戏和娱乐平台,它们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来吸引你,最好你对它们上瘾,每天使用100次它们最开心。所谓的日活跃率,月活跃率就是计算用户上瘾程度的指标,至于你使用了它们的产品后会不会更幸福,这些公司是毫不关心的。“
除此之外,更让邵亦波担忧的是,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大,发明出来的各种高科技威力越来越强,但在经济利益,本质是贪婪和恐惧驱动下发展出来的不少高科技已走向失控,尤其是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和生物科技这三种。
“这三种科技已越来越不受控制或很难控制,即便能被控制,也很可能沦为被一小撮人掌控,用来奴役大多数人的工具。
他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人类的智慧没有跟能力一起发展。“能否驾驭好科技,取决于人类的意识进化的速度有多快,开发自我智慧的能力有多强”。
邵亦波在采访最后说:终极的解决方法,“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的老思维来解决问题,(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真正要改变世界的话,需要新思维和新方法,需要每个人从内心开始改变”。
想通了这些的邵亦波个人投入1亿美金成立“evolve.ventures” 慈善基金,要用科技对抗人类心灵的苦难。该基金 “不以盈利作为第一目标,而是把对世界有利作为第一要素,投资对社会有益,能帮助提升人性,让人类更快乐、真实,自由、互助和互爱的科技公司”。
人类心灵的苦难是共通的。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太多的焦虑、抑郁和压力,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后,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而制造了更多的苦难,不快乐和不幸福是人类共同的,最大的敌人。
文/编辑:一心正念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