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青春语文文本特质研究(摘录)

1. 主题型文本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适用于主题确实具有多义性、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的文本或常读常新的经典文本。对主题型文本的学习,首先要开掘其独特的切合学生现实需求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照搬教参、恪守常规。其次,主题的领悟需要借助一定的路径和抓手,语言的咀嚼和品析是毋庸置疑的,要着力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端融合”。

2. 语用型文本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文本的某一种语言特质的认识和学用。王君老师研究出两种类型:“五看式”---从宏观到微观,整体透视、全线关注一个文本的语言特质。“聚焦式”---选择较小的语用知识作为切入点,解读发现,探究解析,深入开掘,着力训练一种语言能力。

        语用型文本的“语言训练”是显性的直接的,主题型文本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语用型文本的教学要在进行语用训练的过程中融合精神价值的渗透。

3.写作型文本的课堂教学以写作为起始与皈依,挖掘文本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个性表达等方面的写作规律,聚焦一点,唤醒学生累积的经验,让学生在写作技法上有所领悟并加以习练。

        写作型文本与语用型文本的区别在于:课堂落点于学用写作技法,还是落点于学习语言特质。


4.思辨型文本的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作为首要目标,借力于各种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知一致、认知谦逊、认知正当、认知坚毅、认知公平、信赖推理、认知勇气、换位思考和思维自主等方面的思维品质。思辨型文本教学是“超越文本式”的教学,这对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跳板型文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某一个文本或某一组文本,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视角或方法,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更辽阔的阅读世界。有三种形态,第一种:精读一篇,引出一本或一类;第二种:精读多篇,引出一本或一类;第三种,整本书引读,侧重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开启”研究,不是全息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

通过一节课,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君青春语文文本特质研究(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