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准备工作

如果你平时都没怎么做过饭,那么做饭前是不是要准备充分才能做出一顿差不多的饭菜来?如果你平时经常做饭,是不是就能信手拈来,不需要可以准备?

写文章其实和我们日常的做饭一样,在做之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写文章前究竟要准备哪些材料呢?有三,分别是: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养成合情合理的推理和严丝合缝的逻辑;以及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001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

文章来源于生活,如果不能仔细的观察和感知生活,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所以,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写作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002养成合情合理的推理和严丝合缝的逻辑。

你观察生活非常熟练,也能信手拈来一些写作的素材,但是你的叙述前言不搭后语会有人看吗,算得上是一篇好文章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了素材之后还要继续锻炼自己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什么样的推理是合情合理的,什么样的逻辑是严丝合缝的?

说白了,就是你的推理过程和事件发生的过程是相符的,你的逻辑和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这样就是合情合理,严丝合缝的。太阳明明东升西落,你非要说太阳西边升起,那就是不对的。

003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正确的语言习惯是指: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要刚好跟心思一致,不违背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

正确的语言习惯就像流通的货币一样,大家都认可。自己随便画一张就拿出去当钱用的话,不是被人当成疯子打死,就是被人当成傻子笑死。那写文章如果自说自话,是不是会有同样的下场?

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和刚好跟心思一致这都不难理解,不违背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究竟该怎么理解呢?有

学习语言规律要注意的两方面:一是词汇,而是语法。

中文是我们母语,可能没有太多这样的概念,换成英语是不是能更好的理解一点?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英语是不是要从词汇和语法学起,也是同样的意思。

人,手,吃,喝,轻,重,快,慢,虽然,可是,但是,这样,那样……全是词汇。

词汇,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意义,一次词汇的意义,孤立地了解不如从运用那个词汇的许多例句中了解来的明确。

语法是语句构造的方法。学习语法要从养成剖析句子的习惯开始。

一句话一般是“那对象怎么样”或是“那对象是什么”。

举例:我吃饭就是“那对象怎么样”。我是人就是“那对象是什么”。

简单的句子都显而易见,难得是那些复杂的句子,所以我们要多多联系,能清楚的知道一句话该如何拆解。

最后一点最重要,以上的准备工作其实都是习惯养成。就像任何能做成的事情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习惯也是相同的,要一点一点养成。

说着这么多,还是那句老话,不去做然并卵。要学以致用,要学以践行,践行起来,才能真正成长呦。

备注:关于语法,推荐吕叔湘和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