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顾衡好书榜》学习留言

古今中外,能耐太大的权臣总是避免不了被君王一菜两吃的命运。先是放手让他去干脏活,然后再杀了他,以平息受害人的怒气。如此一来,君王就可以一边揣着受害者的财产,一边接受受害人的歌颂与欢呼。

克伦威尔天生聪明,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场中摸爬滚打大半辈子,自然不会想不明白“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的道理。

之所以还是落得一个凄惨下场,无非也就是性格使然。在攀登权力金字塔的过程中,他每做出一次选择,每爬高一步,实际上也就把自己脖子上的绞索拉紧了一分。或许他也曾经想过低调谦退,但最终还是没有忍住权力的诱惑,所以还是一步步走向了最终的宿命。

这是被自己的发展路径给锁死了,正所谓“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

克伦威尔为什么不懂得见好就收,为什么要凡事做绝不给他人和自己留一点余地?因为他是托马斯·克伦威尔啊,如果他真的表现出懂进退识大体的君子之风,那他岂不就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托马斯·莫尔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权力之路上一路狂奔是常人的常态,懂得并且能够做到功成身退的才是异类。

因此张良、郭子仪和曾国藩的故事才会被广为传颂。

至于克伦威尔在临死前向国王的摇尾乞怜,这再正常不过了。

大权在握时,他可以展现出雍容华贵的宰相之风,然而一旦沦为阶下囚,他也未必就比一个平民百姓有更多的从容和坦然。

历史读的多了,自然就会淡化对身居高位者的敬畏之心。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在面临生死之际的极端逆境时,难免就会穷形尽相,即便明知求饶也不可能侥幸逃脱,但在死亡恐惧的重压之下,做出求饶的举动,毫不令人意外。

要知道,斯多葛主义是大智慧,非经过长期的修炼,不能达到愿赌服输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7月1日《顾衡好书榜》学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