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北京东城区的故居遭遇“维修性拆除”,这件事在建筑圈引起轩然大波。但这件事的热度一定远不及那些民国韵事。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对中国建筑有着巨大的贡献。他们在193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发掘和测绘保护工作。其中便包括了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以及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
无论是佛光寺东大殿还是应县木塔,都是中国建筑史中绕不开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木结构建筑精湛的营造技艺和深远的传统文化。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对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木结构建筑并不常见,他们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也很有限。
我问过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你喜欢木头的房子吗?“ 女儿摇摇头,说:“不喜欢。《三只小猪》的故事里,木头房子一下子就被吹到了。“
但木结构房子,就真的这么容易被吹倒吗?
英国某电视台,制作一部故宫专题纪录片。其中有请专业人员采用传统木结构技艺,搭建了一个1:5的古建筑模型。这个模型在10级地震的实验测试中,完好无损,屹立不倒。
传统木结构建筑,可以是坚固的、实用的、美观的。
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这本儿童科普读物,通过专业而细致的讲解,配合趣味思考题;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木结构建筑,理解与木结构建筑营造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工匠精神,也能拓展孩子们的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知识。
01 “营” —传统文化
现在,我们建造房子之前,都会先进行建筑设计,用电脑画出图纸;然后建造工人们根据图纸去建起高楼大厦。古时候,建造房子之前,也有这个设计的过程,就是“营”——经营建筑。
这种经营从建筑选址就开始了;房子要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如果你去传统村落,比如安徽宏村西递,便能体会到选址的重要。
北边有能够阻挡寒风的山岭,南边是没有遮挡的平地,阳光充足、通风流畅,附近还有日夜奔流的河水,就会被认为是一块宝地。
接着是建筑布局,哪里是房间、哪里是庭院,再用连廊把它们串联起来,为行走于其中的人们遮风挡雨。这种建筑空间的”经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行走于其中,步移景异。当然,建筑式样也不能随便,因为古代房屋是分等级的。
房屋选材也需要“经营”,柱、梁、檩、椽、枋,不同位置的构件,对木材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在皇家宫殿的建造中,楠木因为其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而被作为梁、柱用材;杉木被作为檩、椽用材,而柏木、楠木、樟木则被作为斗拱用材。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无一不体现着因地制宜、因材施用、顺应自然的传统文化理念;体现着我们与自然相融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02 “造”—匠人精神
前文中提到的古建筑模型能在10级地震中屹立不倒,是因为木结构建筑中采用了榫卯结构,”以柔克刚“来应对自然的破坏力。
榫卯结构是把“木材中凸起的榫和有凹槽的卯,以相互咬合的状态连接起来“。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互咬合的状态,对各种木构件的尺寸、开口形状、榫卯长宽厚,都有着严格的控制。这便极其考验工匠的手艺,所以才有了“锯一刨二墨三年,斧头一世难周全”这样的俗语“。
正是这一双双粗糙的手,造出了精美绝伦的亭台楼阁,成就了中国建筑的美。
正是在这样的匠人精神之下,工匠们把柱、梁、檩、椽、枋这些构件,精准地搭配组合起来,形成了民居、宫殿、寺庙、佛塔。
而木结构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的艺术性;无论是斗拱飞檐、藻井天花,还是漏窗木雕、屋脊吻兽,都在工匠的打造之下体现着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艺术之美。
03 “变”—历史传承
木结构建筑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之中。
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说明这种建筑形式在七千多年以前就存在了。而后,木结构被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之中。木结构出现在宗教建筑中,有前文提到的佛光寺和应县木塔;木结构出现在官式宫殿中,有气势恢宏的紫禁城;木结构更出现在各类民居之中。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之下,也呈现着不同的姿态。有以粉墙黛瓦、砖木石雕、马头墙和高脊飞檐为特色的徽派民居;有为了躲避战乱和危险,而建造的围合封闭、层层相套的客家土楼;也有为了顺应西南山地的斜坡地势,而形成的半楼半地的苗寨吊脚楼。
在现代建筑中,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原理意向也会被运用。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斗拱造型,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抬梁式架构形式。
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不该只存在历史之中,而是被薪火相传。我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会像一颗种子,播种于习惯了钢筋混凝土城市的孩子心中。让他们关注传统木结构建筑,去理解背后的传统文化,去欣赏精湛美妙的匠人手艺,去传承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