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社交天性

我们天生就拥有能够理解他人、跟别人保持密切关系的社会脑,当我们利用这种规律,变得足够社会化的时候,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更美好。


图片发自App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马修·利伯曼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在2007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家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奖”。1999年,作者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经过对人类的不断探索写出此书,给心理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本书

本书从人类本能的角度来讨论社交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列出了他总结的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哪三大驱动力呢?分别是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所说的这三个驱动力分别是什么意思。


先来看看连接。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和他人关系保持得好,我们就会觉得快乐,如果这个连接关系破裂了,就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通常把这种类型的痛苦叫做社会疼痛。这种痛苦其实和我们的身体疼痛是一样的,不管你是肉疼还是心疼,对于大脑来说都是一样的。

我们天生害怕被拒绝,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去跟别人交往,就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这种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连接。

有一个研究就是调查人们最害怕的事情,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当众演讲。为啥呢?

一方面怕自己出丑,另一方面就是害怕别人对你说的话没有反应,或者是有负面的反应,比如说喝倒彩、嘲笑,这种感觉才是最难受的。其实静下心来想一下,这些听众里面,可能很多人根本之前都不认识,听完这一场就走了,也许一辈子也没啥交集。

但就是这种和自己一面之缘的人,我们也都很在意他们的反应。

我们大脑的默认状态就是进行社会化思考,并且这个思考是不断发生的,只要你闲下来了,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想这些事情。你想想看,有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被朋友拉黑了,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地难受。你可能就会开始回忆,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他了,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只要你空闲下来,你的大脑就开始不由自主地琢磨这件事情。

社会连接的中断,会产生社会疼痛,反过来,我们社会连接的增加,会让我们更快乐,更能增加我们的社会愉悦感。

当然这种快乐其实和我们身体上的生理满足是一样的效果。就比如说我们刚刚建立起一段恋爱关系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幸福。或是最常见的,发条朋友圈有很多人评论,写个文章有很多人转发,这些都是社会性连接给你带来的幸福感。

那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愉悦呢?

作者说了,就是要进行合作,因为合作才是我们大脑的天性,自私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本质。我们天生富有同情心,帮助别人会让我们觉得开心,我们的大脑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利他主义其实是我们天生具备的一个品质。

你看,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表现出利他性,但是我们从小都被人性自私的观念洗脑了,所以即使我们做出一些无私奉献的事情,也会不自觉地解释成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尤其是别人夸奖我们的时候,我们愿意用谦虚、自黑的手段来让自己更合群。

其实这个规律在咱们的生活里很常见,你去超市的时候,肯定有各种促销,请你试吃。试吃不仅让你直接参与到了这个产品的体验,会提升购买率,还有一个就是会影响你的心理。就拿我自己来说,有人跟我推销,如果这个东西我不准备买的话,我就不会去试吃,因为我觉得会很不好意思。如果这个东西是我想买的,那我就觉得尝一点也没啥问题,或者是导购实在是太热情了,我会吃完之后买一点,感觉要对得起人家的辛苦劳动。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第一个社交驱动力——连接,他把我们和社会、和其他人联系在了一起。连接受到挫折时产生的社会疼痛和我们的物理疼痛是一样的感觉。同样,我们受到的社会奖赏也会产生同样的精神愉悦。我们大脑的天性是乐于合作的,自私并不是我们的本性。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驱动力:心智解读。

心智解读其实说得直白点,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够更快、更准确地 get 到别人的意思。这个其实和我们的情绪理解能力、情商智商都有着关系。就是让我们能够猜出来别人的语言、动作,然后把自己的行为做到超前一步,你可别小看了这一小步,它能让我们占尽先机,在新的风口存活下去,或者在遇到问题时立马作出反应,掌握主动权。理解了别人的想法,我们才能够跟别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交流。

心智解读能力,不仅能让我们在游戏里更容易赢,还能让我们在局面对我们不利的时候,损失更小。

比如说现在在玩斗地主,你手里有个炸弹,但是别的牌都超级烂,横竖都要输,这个时候就得把炸弹拆开,防止翻倍,把输的范围控制到最小。或者是在谈恋爱的时候,一旦一方发现其实对方根本就没有那么喜欢自己,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尽早分手,再拖下去只能让自己陷得更深,白白浪费更多的感情。

我们再来看看心智解读的工作原理,作者说了主要有两条路径:一个是我们的心智化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用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有一种是镜像神经元。

心智化系统是随着我们的年龄慢慢成熟的,在我们小的时候,这种理解别人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好。就好比一个3岁的小男孩给自己的妈妈挑了一辆玩具汽车当成生日礼物,因为他觉得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肯定会喜欢。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挑礼物要按照对方的喜好。不过我们成年人,有时候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能,因为心智化系统要很努力才能够有效工作,但是我们经常容易下意识地用一些之前的经验就处理了。

还有一个系统,叫做镜像神经元。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系统像照镜子一样,你做什么动作,它也做一样的动作,在大脑中映射出别人的行为。其实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内部模仿,辨认出所观察对象动作的潜在意义,然后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就比如说我看到了别人在吃一块炸鸡,我自己也能想象到那个炸鸡的味道。当咱们看到那些老鼠、蛇、蜘蛛这一类比较恐怖的动物,也会觉得有东西在自己身上爬一样。

这个现象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愿意看那种特别虐的小说、电影,因为代入感很强。看到电影里的人被虐的时候,你大脑中负责痛苦的区域也会被激活,你也会觉得自己被虐得死去活来的,好像自己就是那个主角,但又对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只是刺激下我们的情绪,又没啥真正的损失。

很多电视节目里就会有很多罐头音效,这是那种哈哈哈的笑声,也是利用了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特点。我们感受到了别人在笑,也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其实也和变色龙效应有点像,我们会经常无意识地模仿别人,这种模仿能迅速拉近我们和别人之间的距离。

既然这两种系统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想法,那它俩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作者说这两个系统是互补的关系,一个活跃一点,一个就安静一点。不过他俩还是有点区别的哈,心智化系统更倾向于抽象的刺激物,比如说别人的表情、反应。镜像神经元是通过实际的动作激活的,才会让你做出下一步的猜测。就比如一个人说,他被女朋友甩了,你的心智化系统就解读出来他很伤心,然后看他去跟领导请假说想下午出去散散心,你的镜像神经元就解读出来他好像心情不太好。

有了这两个系统,我们就可以更快地理解别人的意思,跟别人建立起更亲密的连接。如果用在工作中,就可以在产品出来之前挖掘客户的需求。

协调是社交的第三个驱动力。

这里的协调,其实就是自己不断地了解、调整自己,并且能跟别人和谐地相处,让自己融入社会。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但是我们对自己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你可能会说,这还用说,我要是不了解我自己,还有谁能了解我们。作者说其实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都是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反应上。正因为这样,抓住别人对我们的反馈就特别重要。这些反馈,不仅是语言,还包括表情、动作等等。

我们依靠别人的反应来评价自己,随后做出反应。所以,别人的反应,就是我们调整自己的重要参考。

那我们既然天生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就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怎么能保证我们不被负面干扰拐跑呢?

这就需要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个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变强。并且自我控制的能力高低,直接能影响我们之后的学习、工作能力。

为什么控制自己很难?因为我们要克服的东西是现实中具体存在的,但是我们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抽象的。

比如说我们要减肥的时候,需要克服的是饥饿和好吃的东西,我们的目标虽然是那些有着马甲线、人鱼线、大长腿的照片,但是这些还是比较抽象的。还有就是我们在坚持阅读、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克服的是手机不停给我们推送的好玩的消息,最终的目标是认知升级或让自己变强大,都是比较抽象的目标。

那么有哪些自我控制的好办法呢?作者说了有三种,分别叫抑制、重新评价、情绪标签化。

抑制并不是说要你压抑自己,而是让你控制好自己的表情、语调和身体语言,其实说白了就是情绪调节能力。就好比你现在马上就要登台演讲了,紧张到手抖,但是还是要想办法控制自己,让自己面带微笑,语调饱满。

重新评价,就是改变一个看问题的视角,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但是肯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这个有点阿Q精神,但是其实很好用,大家也经常用。比如说丢了钱,肯定安慰自己就当破财消灾、给别人扶贫了。如果一直钻牛角尖,最后更难受的就是自己。

情绪标签化,其实就是用各种方法把我们的情绪表达出来。既可以用语言,比如说跟朋友吐槽、倾诉一下,或者是用文字,比如说写写日记,很多文学作品就是那些作者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创作出来的。把你的情绪写出来之后,你的负面感受就会变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书笔记|社交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