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读后感

  战争只能是当前历史下的重复悲剧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一看的书,首先它是纪实文学,都是由一篇篇的采访稿组成,长短不一,最短的只有几句话,最长的也不过十页,所以读者随时都可以拿起,也随时都可以放下,这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方便的。

另一方面,讲诉战争的书虽然很多,但是以小见大的叙事最能打动人心。普通人通过阅读可以知道一个普通的士兵在战争中到底会经历些什么,战争怎么摧残一个人的人性(甚至可以说,最悲惨的也许不是在战争中死去,而是那些从战争中逃过一劫的人们,他们在战争中受伤的心灵是怎样得难以愈合)。而这本书的主角是当年参加过二战的苏联女兵,她们中大多数参军的时候还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本书记录的就是这些从战争中生还的女兵,她们对那场战争的叙述,她们中有战地救护员、医生、司机,也有步兵、炮兵、狙击手,还有游击队员、女飞行员、地下工作者…涉及了军队的各个岗位。这些女兵她们因为在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获得各种战斗勋章,可是她们并没有像男人那样,把她们在战争中的杀敌行为视为值得炫耀的英雄伟绩,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绝境中的手段。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因为我看到豆瓣上有好些人吐槽这书从原来的《战争中没有女性》改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比较恶俗,其实我觉得这个新版的名字改得非常切题。《战争中没有女性》这个名字显然压制了作为注重叙述者的女兵的女性身份,以为把她们拔高到男性位置,去掉女性身份,就是对女兵的最大赞美,但是从书里面的叙事内容就可以看到,无论是女兵的述说内容,还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作为采访者想要凸显的,都是女兵的女性本质—她们在战争中不同于男性的感受和经历,所以这个新书名是非常贴切的。

此外,书的最后一部分讲诉的是女兵们在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的遭遇,她们其中的一些人被戏称为“野战妻子”或“战场老婆”,因为这一点,她们无法嫁人,甚至有些家庭怕她们影响家里其他女孩的嫁人,把她们赶出了家乡。还有一些女兵,原本以为在战后可以和没有阵亡的丈夫团圆,可是她们的丈夫,有些因为在战争时期被俘虏过,有些因为思想问题,夫妻双方必须再一次遭受心理或生理的迫害。一看到这里,你的心就会纠结和痛苦,而且作为中国读者,看到这些内容就不由得会想到中国,因为中国大地上也曾经历过这种种苦难。俄罗斯这个民族的人民,和中国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政治家也许会告诉我们,战争是为了国家的安全或利益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是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所有的战争都有结束的一天,然后交战的双方会重新交好,真正在承受战争后果或付出代价的只有那些被推在前线的士兵。从这一点来看,为“国家”而战这样的理想是如此缥缈。

那么,如果说为了后世的子孙呢?每当我看着百年前留下的有关中国的影像资料时,看到那一双双呆滞的眼睛,麻木的表情,佝偻的躯体,心里也会觉得也许战争是改变一个社会生存方式最有效的途径。整个社会的愚昧,也许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有改变的决心。这样的想法当然太自以为是,也太法西斯,那千千万万的生命真的可以被这样定义吗?所以,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战争,或者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那么大的伤亡代价,就可以让社会进步。

对过去的战争进行反思,也许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用来规避战争的最好方法。所以,像《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样的书,越多的人读到越好,尤其是那些参与国家决策的政治家或军人(当然他们都是男性)。当然,如果认为一个国家有一个或几个心怀怜悯的决策者就能避免战争,那就太幼稚了。因为在国家机器之下,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归根结底,这需要一个好的国家制度或社会来制约。上世纪90年代,人们都以为找到了好社会的终极答案,弗朗西斯•福山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是民主,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这个答案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但有一点历史已经足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越是集权的国家,个人越容易被忽视。

现实是战争仍在当下发生着,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虽然一些国家有能力避免自己陷入战争,可是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宁愿它国生灵涂炭,也不愿出手终止战争。如果从这一点来看的话,那么战争依旧是历史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悲剧。

也许女人不应该仅仅是女兵,还应该是女将军、女政治家、女思想家,当女性能够在这些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她们可以创建或者和男性合作创建一个新的社会或国际秩序,因为就像女兵对于战争的不同感受一样,由女性参与构建的社会和国际秩序肯定不会像当下的男性社会那样追求强权或利益至上,而我们的历史也才会因此出现新的发展。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Le Guin,1929)早在她1969年的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中就讨论了这个可能性,也许从当下看,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历史也许会发展到不得不由女性来创建或合作创建社会秩序的时候,就像历史发展到不得不让女性参加战争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