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586——111 智者为因,愚者为果——家庭教育学习心得

WH586——111  10月7日  星期四  阴 

                智者为因,愚者为果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

一、学习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明天我要出外学习,今天专门跑到爷爷奶奶那里看望小宝,看到我,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不想读书……我只读一分钟。”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他勉勉强强读了三遍《秋声赋》,不到10分钟睡着了。

      起床后,看到我在他的身边读书,张嘴就喊“奶奶”,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并不是求助他的妈妈,这让我有些失望。 紧接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哼哼唧唧,小声哭泣,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一脸严肃,狠狠瞪他,可能是我的表情让他觉得冷漠,与我越来越疏远。

      吃过饭,我和老公带着小宝在“小吃一条街”散步,吃了一份臭豆腐,他辣得嘴巴稀溜,却还哭着要,要求我下次不要买辣的,我说这本身就是不辣的,他问为什么那么辣? 我说这是大人吃的,小孩不能多吃。

      离开时,小宝说:“不让妈妈来这,奶奶,我们去看电视吧!”我很伤心,孩子只有三岁十个月,却与我产生了隔阂,是我的严厉苛刻,把孩子往外推,而自己还不自知,所以我如饥似渴地听着今晚的课,认真地记录着,希望能够找到出路。

二、听课收获

        1、最大的收获是“关系大于教育”。

      这句话我听全国优秀班主任钟杰老师说过,也听校品中国常乐老师说过,以前都没在意,今天才深有感触,因为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真的是非常失败。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他的妈妈?为什么他喜欢爸爸和奶奶?有时候我觉得孩子太娇气,不想惯他的毛病,偏偏是这种强硬的态度,把他推走,让他感觉不到来自母亲的温暖。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把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子单独放在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两个模拟妈妈,一个是钢铁做的,但是怀里有奶瓶,另一个是毛绒妈妈,浑身柔软温暖,心理学家暗中观察,发现小猴子饿了会去找钢铁妈妈吃奶,但是吃完奶就会回到毛绒妈妈的怀里睡觉。给孩子温暖,与孩子和睦相处,关系融洽,说教才有效。

      关系大于教育,如果我说的话孩子不听,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我们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没有这样良好的背景,其它努力都是白费。

      2、表扬孩子——夸努力,不夸聪明

      卡罗·德维克的心理学实验让我陷入沉思,尤其是得出的结论,有一定道理:强调努力,给了学生一个可控的变量,强调聪明,剥夺了这种可控性,他认为是爸爸妈妈给他生的聪不聪明决定的。

      是的,当一个孩子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时,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滋生出内驱力,上进的劲头自然强大。但是如果他总是在大人的要求下学习、生活,那就成了一个被动的提线木偶,自然就不会主动自觉的去做一件事,尤其是并不轻松的学习。夸努力不夸聪明,孩子会认为他的成功来自自身,而不是外力,那么成功后的劲头更足,失败后愈挫愈奋。两种观念下的生命状态迥异,高下立判。

      3、叫停孩子——正过来,黑变白。

      我曾经说了太多的“不要、不准、不行”的话,效果不佳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此刻恍然大悟,原来在孩子的心目中,大脑对具象信息的处理速度大于抽象信息。

      难怪有的人说,不要反复批评孩子的错误,等于是在强化它。其实我的用意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他在批评中找到正确方法,结果却适得其反,一是打压了他的自信心,二是强化了他对错误的感知力。这些都说明我对心理学了解太少,尤其是儿童心理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该付诸实施。

      这里我有疑问,如果正过来黑变白没有用怎么办?如果小三步:停止高、大、丑没有用怎么办?那么接下来还应该如何思考?请老师多多指导。

三、跳出课堂的沉思

      我喜欢老师说的“智者为因,愚者为果”,这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会事半功倍,轻轻松松,迎刃而解。

      无论“双减”不“双减”,让孩子身心健康,热爱生活,自强不息,适应未来社会,都是一个家长不容推辞的责任,家长必须努力学习,提升认知,提升思维格局,孩子才能顺利成长。

      我希望成为智者,找到问题的原因,触类旁通,减少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WH586——111 智者为因,愚者为果——家庭教育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