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与道——肉夹馍

        肉夹馍,一种遍布大街小巷的陕西小吃。很多人都会将它当作早饭,来慰藉自己饿了一宿的辘辘饥肠。但很少有人会去探究此美食的名字。

        肉夹馍,怎么看怎么像病句。明明是馍夹着肉,为什么非要倒过来说,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答案并不复杂,却也并不唯一。一种说法是,“肉夹馍”三个字来源于古汉语,本来应该是“肉夹于馍”,后来被简化,叫成了肉夹馍。另一种说法,跟陕西当地方言有关系。陕西方言中,馍和没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是mó,如果直接叫馍夹肉,很容易让人理解成没夹肉,所以就颠倒了一下,还能显得肉很多。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虽然第一种解释显得更加专业、更加权威,但我却更喜欢第二种更加接地气的理由。

        肉夹馍的老家在陕西,在流传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同的变种。我们追根溯源,先去看看最传统的“腊汁肉白吉馍”。

        腊汁肉,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炖肉。

        既然有一个腊字,自然和腊肉有些相似之处。首先是选料,必须是猪肋排上的带皮五花肉。其次是改刀,猪肉要切成大小合适的肉块,太大了不易入味,太小了味道又会太重。第三步是炒盐,把大量的粗盐,加上香叶、桂皮、大料等香料在锅中翻炒,直到炒干水分,锅里挂上一层盐霜为止。第四步腌渍风干,把猪肉涂抹上炒好的粗盐,腌上三四天,再挂到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因为有风干这一步骤,所以才会有腊汁肉这个名字。在过去,腌制猪肉时,会在粗盐中加上微量的食用硝(亚硝酸钠),这样能让肉色微微发红,更加美观。但因为食用硝有毒,过量食用非常危险,所以现在的商家一般都不再使用,而是用炒糖色或者红曲米来增加颜色。

        风干后的猪肉才能进入最后一步——卤制。先把猪肉用温水浸泡回软,洗去表层多余的盐分。然后架锅烧水,加上葱、姜、精盐、冰糖、白酒、黄酒、红辣椒,还有一包药食两用的香料。这一包香料,材料丰富,包括肉桂、丁香、八角、小茴香、甘草、白芷、山奈、花椒、香叶、草果等等十余种,具体配方就是各家秘传,不为人所知了。肉入汤锅,先用大火烧沸,打去浮沫,再改小火,让肉在混合了各种调料和香料的卤汤中慢慢蜕变。几个小时之后,颜色红亮、晶莹剔透的腊汁肉才能出锅,食之肥而不腻,肉瘦无渣,食罢浓香经久不散。

        白吉馍,原料也很简单,就是面粉和凉水,再加一点碱,防止面变酸。因为最后是烙熟的,所以揉出的面团,要比蒸馒头的面硬一些。下好剂子后,先擀成长条状的面片,再从一头卷起,最后用手压平。最后还需要借助专业道具,纺锤状的擀面杖,把面擀成中间凹下周围翘起的小碗状。平底锅里不用放油,烧热之后,把“小碗”正着放在锅里烙,等到碗底变得金黄,再翻过来压平,烙另一边。这样做出来的馍,外围一圈洁白无瑕,中间有一圈焦黄的火线,中心或黄或白,远远一看,就像是汉白玉的瓦当,人称“铁圈虎背菊花心”。

        白吉馍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当年陕甘要道上的白骥驿。因为骥字难写,人们便用吉这个好写又吉利的字来替代,把地名改成了白吉驿。当地百姓心灵手巧,发明了这种“铁圈虎背菊花心”的烙馍工艺,旁人就把这种馍称之为白吉馍。

        除了最传统的腊汁肉白吉馍,潼关一带的肉夹馍也很有特色,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所用的馍不同。老潼关肉夹馍所用的馍,和面时要加猪油,制作的手法与之前相近,也是擀成面片再卷起,但因为有了猪油的加盟,成品的馍就能分出很多层。揉好的馍坯不上锅烙,而是在烤炉中烤,烤前还要再刷上猪油。最终的成品,金黄酥脆,烫口掉渣。到了清真餐馆,因为宗教的禁忌,他们把肉夹馍中的肉换成了牛羊肉,别有一番风味。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纯正的陕西人,或者衡量他是不是一个地道的吃货,看他会不会吃肉夹馍就行。不要以为肉夹馍随随便便就能吃,它可是有讲究的。肉夹馍不能直接拿起来吃,要把馍平放,用手在底下托着吃。因为馍里夹的肉是带汤水的,有时候店家还会专门在里面浇上一点汤。如果直接竖着把馍拿起来,汤就会慢慢滴下,既浪费了美味,又容易弄脏衣裤。而把馍托着吃,肉汤就会完全渗透到馍中,让美味叠加。

        现在,肉夹馍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小吃,基本上每个小区门口都能见得到。很多地方都不会再坚守陕西肉夹馍的传统,或者会根据当地百姓的口味来调整制作方法。肉不一定是腊汁肉,可能就是家常的炖肉。馍也不再是白吉馍,而是火烧甚至烧饼。夹肉的时候,还会加上些香菜、青椒,既能补充点维生素,又能增加一点鲜艳的绿色。食无定味,适口者上。只要吃着顺口,原本不必非要坚守传统。但是我一直觉得,传统的腊汁肉白吉馍的口味才更加适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味与道——肉夹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