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有三个层次,你是哪种呢?

      吃饭的时候,经常听同事们聊起自家孩子的学习和辅导作业,与孩子班上的同学作比较。心想着,感觉自己念小学时候并没有这么累呀,现在的教育给孩子和家长的压力真的太大了。我亦内心担忧,当我今后成为一名母亲时,是否也会如此,时刻紧盯着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成绩不如意就如临大敌。

      近期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后,我内心坚定了:不,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书中提及了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改变,从新开始》,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竞争式的快乐是我们当下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即“一定得我比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而条件式的快乐,指“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至于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受到快乐的祥和。

      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乏一些家长太过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恨铁不成钢地对孩子说:你看看隔壁的某某某,人家考了前几名,而你却考成这样。家长看着别人家小孩如何的优秀,就愈加对自家小孩的焦虑甚至愤怒。孩子一次考试不如意,就斥责他。教育体系将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放到学校,学校将压力转嫁到老师身上,而老师则将压力压在学生和家长心里。当下的学生和家长都太难了,这些压力往往会使心急的家长只看着孩子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而孩子日常的快乐,也被压迫停留在竞争式的快乐。

      我们会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别玩了,等你高考完上大学就可以放飞自我,好好享受了。可人生不就是一场场的考试么,若如此,何时才能好好地享受生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努力了。而是我们在往前奔跑时,也需要偶尔停下来补充能量,享受身边的风景。成绩重要,可孩子的健康快乐不是更重要么。

      思及自己的生活,似乎更多是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几乎没有竞争式的快乐。只要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就很满足和快乐。又或者,生活中的小美好和小惊喜也能觉得开心,比如说开车时路灯突然亮起的一刻,下班时候的心情,都是内心雀跃的。幸福是不可比较的,竞争式的快乐太艰难也太少了。这世上永远有别人胜于我们,不管是金钱、美貌,还是成绩。因此没必要与旁人比较,只要今天的自己依旧快乐足矣。

      我希望今后为人母的自己,不要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鼓励他,让他健康快乐,享受生命。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清华北大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乐有三个层次,你是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