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与心灵对话

最近越来越喜欢阅读写作,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每天都要看看书,写一篇文字,阅读和写作既是出于爱好,更是内心的需求。写作是与心灵对话,用文字表达。文字是具有魔力的小精灵,它们用长长的触角触动内心的每个角落,让心灵对它们得到感应,然后再从心里跳出来,组合成我想要的篇章。

文字可以组成诗歌,散文,哲理故事,或抒情或睿智,或轻快或深沉,能让人们感动或沉思,从而使心灵得到成长。特别是那些经典著作,每一本都散发着思想的光辉,照亮我们迷茫而灰暗时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到方向和希望。

林清玄说:

“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坚持每天阅读”

“我每天都坚持读书,读书必须读到一段让人感动的话,然后不断地回味,汲取其中的营养。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坚持每天阅读。当然,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是读心、读人、读世界。阅读可以让人的胸襟变得更广,能与古今中外对话,跨越千年,让大象长出蝴蝶的翅膀,让厚重的经典著作长出蝴蝶的翅膀,轻盈地起舞。所以,我们要多阅读,找到心灵的家园。

“通过写作,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


我的文学启蒙是在初中,那时有一位语文老师,有一次上课时,他给我们读了一首他自己写的诗。他朗诵的深沉而富有感情。听了以后,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震撼。后来,这位语文老师教了我们时间不长就转走了,为此我内心感到非常遗憾和不舍。我本来就喜欢看书,父亲小木箱里的那些书早被我翻遍。那时候在乡村中学,很难借到书,对知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不过后来借到了一本《汪国真诗集》,非常喜欢,对我的触动很大,也成为我的诗歌启蒙。

后来考上高中,我对于诗歌和散文更加喜爱了。于是买了一个笔记本,把喜欢的精彩诗句和文章选段都摘抄在上面,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这成为我最大的享受。我自己也会写日记,也写一点诗歌散文式的感受,虽然写得浅显,但心里很快乐。有一次我写了一段话,被一位同学看到了,她非常惊讶的说,你写的太好了,我被她说很不好意思,不过这也给我增加了一点信心,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我上学时不太自信,但读书使我增加了信心。我的语文成绩还可以,特别是作文,还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别的班级朗读过,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使我更加喜欢文学。

十八岁那年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黑夜里走近一座房子,轻轻的推开一扇门缝,探头朝里一看,里面的房间非常高大,高高的书架上装满了书,柔和的橘色灯光洒在书架上,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气氛,我站在门外看着,特别想走进去。那时家里有些困难,买不起书,所以我那时特别希望能登入知识的殿堂,饱览书籍,成为一只书虫,所以才做了这样的梦。这个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萌生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成为一个作家,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写一辈子的字。

上高三的时候,因为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攒了一点钱,就骑上自行车跑了60里路去县城购买,来回要花上六七个小时。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辛苦,买到后特别开心,仿佛得了一个宝贝,爱不释手。也特别想有一本《红楼梦》,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只好作罢。后来父亲买了一本送给我,我接连看了三遍仍觉得意犹未尽。那时候,我对文学的热爱好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再后来上了大学,仍然喜欢写作,用a4白纸断断续续的写了一沓东西,有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只是从未想过投稿或发表。我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求,只有写出来,心里才畅快。大一时还在学通社当了编辑和播音员,我很高兴,也很认真的备稿朗诵。后来学校因为我家庭困难,给我安排了一个在学校里做勤工俭学的工作,挣点生活费。因为时间冲突,虽心有不甘,但不得不放弃学通社的工作。在生存和梦想之间,我只能选择生存,但梦想仍会在心底生出翅膀来,震翅欲飞。

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奔波,仿佛忘记了当初的梦,但其实并未真的忘记,有时候还会写点文字,29岁那年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博客,有一段时间也坚持每天写点东西,也有一些朋友对我的文字表示认可。当时还认识了一位作家姐姐,她那时已经42岁,她写的散文非常优美,充满了灵气,我很喜欢她。她也喜欢我的文字,鼓励我坚持写下去。怀孕期间的那段时间好像特别有灵感,我写了一些诗和散文,后来生完孩子,有一年时间身体不太好,又要带孩子,就没有时间再写作了。恍然回首,二十多年过去了,而今孩子渐渐长大,压在心底的写作梦又苏醒了。当然,现在我要求很简单,只想坚持写下去,无谓西东。因为写作是与心灵的对话,使心沉淀下来,让心灵得到成长。写作是尊重和爱自己的很好的一种方式,让心灵安宁,让灵魂适得其所,不再漂泊不定。也希望在用文字温暖自己的时候,也能温暖到他人,用爱和希望照亮前方的路。如果能给他人带来一点温暖和启发,我会非常高兴,也会使我觉得自己活着还是有点价值的。上高中时我曾写过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我当时写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我想现在我找到了,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对他人有帮助,对世界有贡献。哪怕是一根火柴,也要努力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和照亮周围的空间。

培根有句名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阅读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件事。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种基本需求。每个人最好的朋友当然是自己。我们一生面对的都是自己,特别在独处的时候,唯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出于内心倾诉的需求,也会促进心灵的成长,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写作时,世界仿佛变得安静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写作时的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的。作家贾平凹在接受董卿采访时说:只有聚精才能会神!坚持阅读写作能让注意力集中,修心养性,戒骄戒躁,知进退,明事理,成为一个豁达大度、宁静淡泊的人。

最近写了一些小诗和散文,也获得了一些作家朋友和亲朋好友的认可和鼓励,给了我前行的动力,心里也是十分感谢。自知资质浅陋,需要继续努力。对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除了健康以外,就是阅读、写作、绘画,我会把这几件事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中,其乐无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几十年里,我们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一生呢?那便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此,人生无憾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是与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