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面对同事的求助,怎样处理,才能避免为其火中取栗?

在职场(或商场)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事(或利益相关者)的帮助请求。这种情况的出现,常常使得我们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我们拒绝对方的求助,就会得罪人,甚至遭到对方的记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答应对方的请求,就可能替人火中取栗,甚至使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关于这个难题,孙膑作为享誉古今的兵法大家,精通谋略,他以自身的经历给我们做出了解题示范:

案例材料】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操作手法解读】《孙子兵法》强调:“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这一句话是谋略家做出重大抉择之时,必须要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在现实之中,人们可能会被事物所显示出来的纷纷扰扰的假象所蒙蔽,而忽视这一原则。面对韩国的出兵请求,齐威王陷入道义考量利益权衡的双重矛盾之中,而不得不问计于自己的下属。这个时候,三个下属的意见,充分反映出三种层次的谋略水平:

第一种,成候主张,直接拒绝别人的求助申请。这其实是一种消极保守的处事策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短期之内可以保全自己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就会使自己丧失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对外扩张自己利益的立足点和潜在筹码。

第二种,田忌主张,反正早晚要出手,不如早点帮忙。这是一种比较耿直的处事策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从而在外部环境之中树立起自己高大形象。但是这行为,很容易发展为替人火中取栗的“不智之举”,消耗了自己的资源,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最大的受益者确实别人。

第三种,孙膑以一个大谋略家的眼光来分析问题,以活学活用兵法原则来处理问题。他的出发点在于:任何活动,都必须保证自己一方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个原则之下,在其考虑为什么要求帮助别人,怎么去帮助别人,在什么条件下帮助别人,以及在什么时机出手行动等。其步骤分为三点:第一,先口头答应援助,提高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值,从而坚持下去;第二,等待对方与共同的敌人都筋疲力尽,坐收渔利;第三,以最符合自身的措施,提供间接帮助

启示】别人向你求助或借钱,这本来是一件普通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谋略家,总是能够从中看到“商机”,把其变成一件“低收高卖”的生意。当我们多读读兵法,掌握足够的谋略知识,很多普通人认为的“难题”,对于我们来讲可能会是“机遇”…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moulueyubingfa或“谋略与兵法”关注。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膑兵法:面对同事的求助,怎样处理,才能避免为其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