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罹祸患山穷水尽 遇知音柳暗花明

1

傍晚,大地像罩上了一个大蒸笼,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王波林躺在床上,开着电风扇,浑身上下还是汗淋淋的。他索性起身,穿着大裤衩,光着膀子,趿拉着拖鞋,肩上搭着一件汗衣,手里抄起一张报纸,走出他的办公室兼住室。他穿过工业广场,走到马路边,沿着马路往东走。马路上,飞驰的汽车时不时地在他身边呼啸而过,汽车的喧嚣声,使他欲聋,扬起的尘土令他窒息,他讨厌极了。于是,他拐进田间小路。这条小路路两旁,一旁是用石头垒砌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一旁生长着两排郁郁葱葱的杨树。王波林在水渠边沿上摊开报纸,坐下来纳凉。

似乎吹来一丝凉风,王波林身上的汗水被野外的凉风吹干了,他心中的烦躁之气才有所消减。

夜空,满月明亮如镜。星星,在月光的照耀下也不那么闪烁了。茫茫的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灰色的外衣。

王波林望着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大学毕业后,被青峰煤矿招聘,已经工作三年。三年来,他充分发挥专业技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煤矿开采技术难题,领导重用,聘任上了科长。他对他的工作很满意,领导对他的认可,他也感到欣慰和高兴。想到这里,王波林发自内心的微笑。

王波林望着满月,遐想着他的未来,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或许在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荆棘,也许在这条路上铺满鲜花,不管怎样,此时的王波林信心百倍。

望着满月,他不觉睹物思情。他虽然事业有成,但现在还孓然一身,一种无言的惆怅和孤独感涌上心头。他想,何时像天上的圆月,有一个伴侣,有一个温馨的家呢?王波林心理又焦躁起来。他站起来,沿着小路往前走,一阵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寒噤,他连忙把汗衣穿在身上。远处,天空卷起了一片乌黑的云彩,云彩翻滚像惊涛海浪。这时又吹来一阵风,比刚才那阵风的威力强大多了,刮起路旁的杨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王波林烦躁的心情淹没了他周围的环境,失去意识的他,仍慢悠悠地继续往前走。风一阵紧似一阵,吹起路上的尘土弥漫了路径,杨树叶被风翻动发出的哗啦声也更加响亮了,奔跑的云眼看着飞到王波林的头顶,还能听到远处雨点砸在地上的噗噗声。王波林还是被孓然一身的烦恼心情所笼罩,没有意识到一场大雨即将降临。真的,当豆大的雨点打在他头上时,他好像刚从梦中醒来,扭转身,往公路上跑,往工业广场跑,往他的住室跑。当他跑进他的住室时,他被瓢泼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王波林喘着粗气,跑回住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头上、身上的雨水不停地往下淌。过了一会儿,王波林心理稍安。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拉严实窗户帘,衣服全脱光,擦去满身上的水珠,换上干净的短裤。

屋外雨还在下着,风还再刮着,但屋内还是闷热的。王波林起身打开窗户,突然,一声炸雷响起,狂风骤雨夹着闪电,猛然向他扑来,王波林吓了一跳,连忙关上窗户。

王波林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他惆怅和孤独的情绪好似被暴风雨冲刷干净了,做起了他习以为常的事。他翻开日记本,伏案记下了今天所做的事和他的种种思绪。

王波林还在写着日记,他的日记往往一写就是几页。他先把今天所做的事写出来,然后,他对所做的每件事进行分析评价,他认为做的好的地方表扬一下自己,认为有失常礼的方面就对自己进行批评。他对自己的批评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某天,他若没有做什么具体工作,只是学习了某个内容,他就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然后,依照他的观点发点感叹或评论。

王波林正在专心致志地伏案写日记,突然,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响起。王波林拿起耳机,对着话筒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喂……”的声音,话筒里却传来急促的“井下着火了,快到信息室!”的恶讯。王波林猛一揪心。他撂下话筒,潦草的穿上裤子,抓起汗衣往外跑。刚出门,他屋里的电话铃又急切地大呼乱叫起来,他没有返回去接电话,径直向井口信息室跑去。

2

冯云提着行李挎着包裹来到组织部报到,组织部干事范秀丽接待了她。范秀丽热情有加,亲自给她安顿好住处,然后,她亲昵地对冯云说:“你需要什么,只管给我说,不必客气。今天你先休息休息,明天我带你到综合办公室报到。”

第二天早上,冯云直接来到综合办公室,她没有任何陌生感,拿起拖把打扫卫生。她正干得起劲,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到她跟前,面带微笑看着忙活的冯云,问道:“你就是新来的冯云吧?”

冯云这才停住手中的拖把,面带笑容点点头。接着,中年男人招呼她到他办公室去。

 “我是办公室主任,姓马,叫致远。昨天,我听组织部的人说,你今天来报到。你来了,我就解脱了,——你不知道,我整天因起草文件弄得晕头转向。你简直是我的救星。”马致远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说:“跟我到你的办公室去。”

马主任领着冯云走到一扇门前(门框上头挂着“秘书室”牌),打开门。冯云看到秘书室办公用具上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推想有好多天没人来了。

马主任说:“这就是你的办公室。这几天,你先把柜子里存放的文件看看,熟悉熟悉。”冯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地频频点头。

冯云又是拖地板又是擦桌椅和文件柜。当她把办公室打扫得很干净时,已经累得满身大汗了。

冯云打开电风扇,坐在沙发上歇凉。这时,冯云才想起她与马主任初次见面时的情形,深感懊悔:马主任说他解脱了,我为什么不说今后的工作需要他多多帮助和指导呢?显而易见,在马主任面前,我太自负清高了。我第一次和领导接触就不谦虚,以后的工作怎么能够顺利开展呢?冯云这样想着想着。忽然,她的手机铃响起来。她拿起手机听完电话后,泪眼婆娑了。冯云有什么伤心事,使她泪如泉涌呢?

刚才,是冯云的妈妈打来的电话。

冯云应聘工作,妈妈没少费心。冯云的妈妈在县城一所中学任教。她托关系给女儿谋个代课教师的职位,可是冯云执意不同意当教师。冯云不是不想当教师,而是惋惜她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冯云是学文秘专业的,她心愿当一名记者或报社杂志社编辑。可是,毕业后三个月多来,冯云经常跑到人才市场或报社杂志社应聘。知礼节的招聘人,还能耐心地看她的简历,婉言谢绝她;不知礼节的连看都不看一眼简历,就把她拒之门外。三个月多来,冯云不知道看了多少冷面孔,付出了多少艰辛。每天早上,她鼓足勇气去应聘,下午拖着疲倦的身子心灰意冷地回到学校宿舍。有时候,她一个人躲在没人的地方伤心落泪;又有些时候,信心百倍,她不相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在最后几天里,她真想放弃,听妈妈的话,回家当代课教师。可是,她又不死心,又去应聘。那天,冯云又来到人才市场,看到凤凰煤矿招聘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招牌。冯云不假思索地对负责招聘工作的组织部干事范秀丽说应聘。范秀丽不觉一下子喜欢上了冯云。范秀丽草草地看完冯云的简历,向冯云有意识地提出了一些文字方面的问题,冯云对答如流。冯云也向范秀丽询问了凤凰煤矿所在地理位置和生产规模,范秀丽也一一作了解答。俩姐妹你一言我一语,说话非常投机,她们好像有天定的缘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最后,范秀丽让冯云就招聘会场面作一下记述,以检验她是否具备做文字工作的能力。冯云二话没说,在杂噪的招聘会上,即席而作,一气呵成。这叫范秀丽在心理对冯云竖起了大拇指。

范秀丽看了冯云以招聘会的场面为题写的记叙文,用词之妥切,语言之流畅,修辞之得体,层次之清晰。这叫范秀丽高兴得差一点去拥抱冯云。范秀丽认为冯云是众多应聘人中的佼佼者,不招聘她还去招聘谁?她相信她的看法是对的。但是领导的看法如何呢?假如领导不同意,她也作不了主呢?她激动的心情冷静下来。她害怕过分赞许冯云,会对冯云带来不应有的伤害。于是,转移了话题。她嘱咐冯云,明天来这里听回音。

范秀丽去找组织部长汇报。组织部长看了冯云的即景作文,他与范秀丽有同感:冯云是个难得的人才。组织部长立即拍板,招聘冯云。

冯云接到聘书时,她百感交集,眼泪禁不住地流出来。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阴晴雨雪,盼望着自己有用武之地。特别是三个月多来,她信心百倍地去参加招聘会,却一次一次地使她失望而归。她简直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当时,她接到这深含着艰难和困惑的聘任通知书,她怎么不会感情奔涌、热血沸腾呢?

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冯云感到非常高兴。她兴高采烈地打电话告诉妈妈,她有工作了!妈妈听了竟然反对。冯云高涨的情绪又一次跌到谷底。冯云心想,妈妈呀,妈妈,你怎么不理解女儿的心呢?冯云又经历了一次思想斗争。是啊,煤矿地处山沟,地理位置偏僻,环境差。可是,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呀!冯云左思右想,觉得要抓住这个施展她才华的机遇。她拿定主意,也不再告诉妈妈,直接来到凤凰煤矿报到。刚才,妈妈打电话又劝她,这才引起了冯云泪流不止。

此时,冯云忘记了自己身处陌生之地。当她抬头擦眼泪时,她才发现有一个人站在她背后。“哎呀!”冯云被惊吓得叫出声来。

3

凤凰煤矿在安全科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事故分析会,主持会议的是安全科长王波林,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和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参加会议的人,好像患了大病,各个脸色铁青。若有人发言,其余的人都在认真地听,且若有所思;没人发言的时候,会议室里安静极了,似乎一根针掉地上就能听得清。那几个违章作业的人,心存愧疚,一根接一个根地拼命抽烟,会场里烟雾缭绕,乌烟瘴气,有的人被烟雾呛得直流眼泪,有的人被烟雾熏得喉咙直发痒憋着气,也不敢咳出声来。

前天发生的那个事故,是操作者严重违章造成的。王波林赶到现场时,遇险人员已被抢救出来。这得力于当班带班的生产矿长指挥得当,抢救及时。当生产矿长得知顶板冒落还埋着人时,他一路跑着一路喊着人,人多势众,清煤的清煤,护顶的护顶,才把遇险人员从被埋的煤堆里扒出来。要不是这,遇险人员必定命归西天了。

王波林最后发言。他的发言,每一句话,振聋发聩,使在场的人心惊胆战。

当你知道事故原因时,谁不恼怒!谁不愤恨!千均一发,维系生命。违章,将导致一个人的生命陨落,用多少金钱能换来宝贵的生命啊!

王波林讲话的声调变了,脸型也扭曲了,全身热血涌上脑门,满脸涨得通红。他知道他的职责,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如果一个人的健康或生命没有了,他失职啊!

事故分析会结束后,那个事故阴影还在王波林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班前会上讲安全,安全活动日讲安全,安全办公会上讲安全,怎么还是有人敢违章,问题出在哪里:安全意识差,责任没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督失效?他反复思考着,他要把这扑朔迷离的事情理出个头绪来,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寻觅根源拔根除害。

王波林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安全管理知识上来了。矿上发给他的《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他细心研读;安全警句、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他摘录下来;强劲的话语,成功的管理经验,他震撼了、激动了。他想:波林啊,波林,你必须下定决心,硬起手腕把安全工作搞上去,情系矿工,重托在肩,不能不扬起风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啊!

王波林的心在激荡,这种激荡的心情,他从来没有过。

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凤凰煤矿工作,不分昼夜地干工作,就有一个目的:能赢得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夸赞,由夸赞能得到一官半职。在同学们面前,获得崭露头角之自负;在乡亲们面前,荣得光宗耀祖之光彩;一种显摆的心态占据了上风。要说是自私,那就是他对荣誉的追逐占尽了上风;但是这种不良意识和做法泛滥下去,一旦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精神就会萎靡,意志就会消沉,就像建起的大厦未打牢根基一样,随时就有可能轰塌。

王波林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有些狭隘。人,应该有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天下之志,立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上能治国安天下,下能造福黎民百姓。王波林的思想境界升华了,飞跃了。他决心为他那色彩斑斓的梦想成真奋力拼搏。

王波林激情满怀,踌躇满志,可那个棘手闹心的安全难题,使他精神迷惘。他独自走到野外转悠,任凭赤日烈焰烧烤,烤得他汗流浃背,晒得他脸庞通红,他在痴迷地想着怎样才能解决那个难题。他在报纸上学到了一些知识,的确能使他兴奋,但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东西。这些零碎的、点滴的只言片语,形成不了系统,理不出个头绪,这让王波林束手无策。王波林陷入了烦闷的愁绪中。他在沉思。忽然,他想起了一句话:谁抢占了先进的安全信息,谁就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句话,像给王波林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他烦闷的心情烟消云散了。他大步流星地向公共汽车站走去,他要进城上网吧,他要在网上寻找安全管理那把利剑,刺破那些安全隐患,扼住事故苗头。

王波林安稳地坐在网吧里上网点击,浏览煤矿大学网站。他像一个饥饿的孩子,多么渴望哺育他呀。他眼睛忽然一亮,找到了,找到了,这个大学专门开设了安全管理专业。他把这个大学网站内容逐项阅读,最终,他找到了这个安全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但他需要读的教课书却在网上打不开,他只得记下大学名和书名,找机会拜访那个大学,购买那些书籍。不管怎样,王波林的头脑不再浑浑噩噩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 罹祸患山穷水尽 遇知音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