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人会不开心

说到“这一代人”,很自然会让人误认是90后或80后,我所说的“这一代人”泛指所有活着的人,因为我们都不约而同、不同程度地焦虑,焦虑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个人认为:这世界太精彩,我们知道什么是精彩,然后就锲而不舍地追逐精彩。

从孩童说起,如今的孩童一尘不染的状态大多数维持在一岁前,一岁后懂得接触手机、接触世界的缤纷。每逢孩子哭时,家长宁可给上一台手机,也不情愿讲道理。知道小孩听不懂,唯独转移注意力,然而大家都知道这方法治标不治本,又好像没有其他办法,毕竟“机”不离手的状态,成了每位新晋父母的标配,或者在孩子的基因里早附带这属性,你从来没有教过TA玩手机,TA却能操控自如,没错,现在我们给手机配的动词都是“玩”,不再是“用”。

知道小孩不能经常宅在家,于是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大城市里游乐场总不能每天去,公园也不能常去,因为雾霾天气,能去的只剩大商场,大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醒目的字眼、醒目的橱窗、醒目的色彩。

孩子长大后,你跟TA说不能攀比,可从小被这紫醉金迷熏陶过,要做到不攀比很难,更讽刺的是大人永远只告诉你:“攀比不好,攀比不对。”

从来不告诉你怎样才能不攀比,怎样才能心无芥蒂,所以这代人会开心吗?

年长一点到读书期间,很多人说现在读书压力大,报纸都报道学生跳楼、烧炭自杀,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我当时的读书压力主要源于迷茫,迷茫的原因是矛盾,以前的人没这矛盾,反正读好书就能够有出头天,大企业都爱大学生,可如今读书早成了义务教育,大学生多不胜数,于是就多了一把声音,“读书没啥用”。

矛盾的点在于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读书并非真正没用,不举孤证,大部分企业家的学历都不差,于是这份茫然无法释怀,即便心一横认为读书确实没用,小小年纪,你甘愿出去工作?你有底气出去工作?

其次我是推崇高中生谈恋爱,毕竟男生跟女生不同。女生有闺蜜,闺蜜能谈心,男生最多只有哥们,哥们一听上去就是讲义气,很难谈心,读书时期再好的哥们都不会聊到骨子里,哥们间也不会分享脆弱。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信仰,我所指的信仰不是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物质的信仰,我指的信仰仅仅是宗教信仰。中国的年轻人都没宗教信仰,我们相信科学,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生活变革,于是宗教信仰、宗教文化都被忽视,有苦只善于发朋友圈,求一群人安慰,再感叹世界原来还有温暖,但真正解决烦恼的方法都该要自我接纳,自我消除。所有人都知道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却忽视莲花的美正是因为有污泥,不信用蒸馏水养一朵莲花试试看。

面对生活很多人刻意躲避肮脏,拥抱精彩,拍照都找最好的角度再加美颜磨皮,实在不行就贴一个卡通头像,但这让我想起《一路向西》的一句台词——

“每天要跟男人洗那么多次,到底算是干净还是肮脏 ?”

再年长一点,懂得谈理想,谈理想常常会牵连一个词:不妥协,不妥协看起来很酷也很带劲。可我认为这世界所有的不妥协,要么是断章取义,要么是童话故事。我没看见过能不妥协的人,也没看见能为所欲为的人。我相信人都是这样,要做很多次“不能怎样”,才能有一次“我想怎样”,可讲故事的人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能够“怎样”,毕竟无从考究他的过程,只好相信他的马后炮,这些马后炮都很热血,热血得仿佛看见往后自己也能成功,但很遗憾中国80%的财富至今仍在20%的人手上,我们是知道成功是不可复制,偏偏重复相信成功学,因为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错觉——我还不算那么糟糕……

以往觉得一个人老了就不会那么糟糕。人老了就没有精力折腾事情,真正能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因为没“物”可言。在中国,单身人士约2亿,以前认为一个人单身老去很可怕,再想想,如今即便不是单身也很可怕。讲个切身例子,我对电子产品很热衷,尤其手机,偶尔一些朋友问我推荐一些千元手机,以往觉得没问题,千元手机买给父母用还是可以,我也是这样操作,年长后发现不太合理,父母养我们这么大,我们却总想着如何省钱给自己买一台旗舰手机。

人老了,儿孙满堂的景象只能在生日的时候展示,也只在那天发关于老人的一丝半点,平日如果老人没毛病是不会特意一起吃顿饭,吃饭也很少聊天, 因为刚发出去的美食图片有人点赞,问在哪,一定要迅速回话。对此,这何尝又不是把老人当成空巢老人。

我们这一代人的确十分幸运,我们幸运地遇上最精彩的时代,更精彩的还有互联网时代,就算一个视频多么郁闷,弹幕都会让你倍儿爽,一个女主播唱歌多么难听,也能盯着对方的身材打上666。

可惜高潮多了,人容易早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大家都要留点时间给自己,可以不看我的文章,多留意身边一木一草,一猫一狗,不是留意狗如何又草着狗,也别在追逐精彩的时候忘了我为什么活着?你们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所以多想想从何而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这一代人会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