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笔记(35)

“对位”与“赋格”

对位”手法的诞生

上一集讲到,欧洲中世纪因为受到教会的影响,音乐从单音的素歌发展成复音织体。

其实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角力。因为教会的音乐家希望他创作的音乐能够有更多的突破。但是教会的神职人员总是觉得,“哎呀,干嘛写那么花俏,我们这是给神听的呀,要庄严隆重,最好连乐器都不要了。

就是这一对矛盾,使得单音织体的素歌唱了好几百年。但自从九到十世纪,开始有了复音音乐之后,复音音乐的发展就快了些。

从奥甘农这种平行四度、五度的织体,到花彩奥甘农,这种持续低音支撑着主旋律的唱法,再到我们上次讲到的很像各唱各的经文歌,也才两三百年的时间。

复音音乐接下来发展的速度就像走上了快车道,因为到14、15世纪之后,教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家的思想终于自由了,音乐家的创作也终于可以不再被束手束脚了。所以,那种复音形式就发展成为一种“对位”的创作手法。

图片发自App

对位一一就是这曲子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律,而每个旋律都各自独立,虽然各自独立,你又会觉得它音符对音符,节奏对节奏,旋律对旋律之间有它的交互关系,就是听起来还是要很和谐,这就是“对位”。

西方音乐的对位法,跟我们门联上的对句,或者是诗句的对仗,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对位中的“赋格”

到了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巴洛克时期”,这个复音音乐的发展更是一飞冲天,各种艺术的发展都更自由了。

刚刚跟你讲的这个对位法,它发展的极致就是巴哈(又称“巴赫”)的赋格曲。

图片发自App

德国作曲家巴赫(又称巴哈)

前面介绍过的那些早期复音音乐的乐种,比如说奥甘农啊、经文歌啊,这些名词你都可以不用记,也可以顺利成长。但是赋格,你还是最好了解一下,因为这是经典,特别是巴哈的“赋格”。

赋格其实就是这个曲子的音乐主题,你也可以说它是音乐动机。

比如,这个曲子有四个声部,也就是有四个独立的旋律线条,那每一个旋律线条开始的时间都不太一样,但它们进场之前都一定会先拿出它们的音乐动机(音乐主题)来亮一下相,也就是每一个旋律都会以那个主题来开场。

这四个旋律线条虽然独立存在,但是它们却又会交织成极为繁复,却又和谐好听的一首乐曲,这就是赋格曲。

15、16世纪这个巴洛克时代除了赋格曲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复音音乐也很有趣,也就是”卡农”,就是一段旋律大家先后轮着唱,迭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好听的和声。

那么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卡农形式的乐曲,就是德国音乐家约翰·巴哈贝尔(Pachelbel)的D大调卡。

同样的旋律用三个小提琴,每隔两个小节进来一个声部,再加上当时不可或缺的低音声部,就交织成这首史上最有名的卡农了。

复音音乐发展到这,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的境界了 。

总结一下:

一,欧洲的复音音乐在天主教会的影响力下滑之后,呈现了更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第15、16世纪的巴洛克时期。

图片发自App

巴洛克时期画作《音乐的寓意》

二,这个时期的音乐家最常使用的创作方式就是“对位法”,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律线条,以音符对音符,或者我们说点对点或线对线的和谐交织。

第三,对位法发展到极致 ,就是赋格,通常有四个独立声部,每个声部会以同样的一个主题来开展,交织成一首乐曲,那么赋格曲又以巴哈的创作最为经典。

第四,你现在知道了,你听了那么多年的卡农,原来作曲家是德国人,叫做帕赫贝尔。

最后补充一点,这个复音音乐在15、16世纪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了,人们听这样子的音乐听了一两百年也差不多腻了,这个时候音乐的结构又要开始转向了,要转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下一集再告诉你。

推荐聆听

《Offertory: Diffusa est gratia》葛利果圣诗

收录于专辑《Gregorian Chant》

《Tu patris sempiternus es filius (Organum) 》

Demo演唱:李蒙爱、邱亮钧、吴金黛

曲:Leonin

《Alleluia Pascha nostrum (Organum)》

Demo演唱:黄正嘉、邱亮钧、吴金黛

曲:Leonin

《Salve, salus hominum-O radians stella-nostrum (Motet)》

Demo演唱:李蒙爱、邱亮钧

《两只老虎》

Demo演唱:李蒙爱、李宗颖、邱亮钧、吴金黛

英国民谣

《降A大调第17赋格曲》曲:巴哈

《D大调卡农》曲:帕海贝尔               

                                              2018.1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学习笔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