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心里总有个声音,极力呐喊却被我们忽视

一个正常人,在一群精神病患者中,刚开始的乐观,到后来的愤怒,以及反抗。一个人,只要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就不会有精神病。失去了渴望,承认自己有病,并且安于有病状态的人,本身就已经死去。每个人都很有特色,表演的也很真实。所有人都是自愿进去的,并没有谁是被逼的。枯燥严苛的生活,使他们越来越麻木。如同行尸走肉。在人世间被遗忘的角落苟延残喘。在那里,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一切。然后,伤口还要一遍遍被剥开,被分析,被评判。所有不能接受的部分,在医院里,不断被强化,以至于他们失去信心,自己根本没有走出去的希望。

麦克的进入,对这群人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疗愈。争取看比赛的权利,带他们出去钓鱼,带他们醉酒。甚至都要疗愈比利了,护士却把一切都毁了。麦克被激怒,要杀死护士,结果被折磨的失去了意识,很惨烈。酋长看着被折磨的失去意识的麦克,把他杀了。酋长是个正常人,只是因为父亲被伤害,对社会不再信任了。也没有勇气再外界生存。是麦克给了他出去的信念。最后,他按照麦克说的方法砸掉了围墙,逃了出去,带着麦克的那份对外界的向往,以及对这个无情医院的讽刺。

其实,方法真的很简单。如果他们想出去,真的很容易。最开始麦克自己搬那个水台,抱不起来,如果所有人都想出去,一起的话,肯定可以出去的。这世界最可怕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没有了对生活的强烈热爱。也许是自由的漫步,也许是尽情的醉酒,也许只是想看个比赛。所有的一切,别人给的,都唤不醒一个内心没有渴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想做一件事,就会唤醒内在的动力,不顾一切的去做到。

如果内心没有热爱,到哪里都是囚牢。影片的拍摄本身也具有一种叛逆的气质,影片场景也反复强调疯人院里禁锢的方形门窗,重重设置规整的铁丝网,单调取代了以往电影中的绚丽,而压抑和司机的气氛充斥这整部电影。这种令人压抑的气氛恰恰与70年代美国试图进一步打破颓废消极倾向的社会相吻合,是一定社会层面强烈互换的一个缩影。此外,影片中的人物也具有明显的符号化,护士长严肃冷静,在与病人交流会上多以正面向上仰视的主观镜头出现,明显带有一种威压性。但麦克默菲确是一个典型的反叛者,越是在气氛压抑,管制森严的环境里,越显出他叛逆的天性,影片的实质也赞扬了这种天性。

如果说麦克默菲是我们内心某一部分的投影,护士长难道就不是我们内心另一部分的投影?我们自持掌握了真理的时候,当我们拒绝深入和关怀一种完全陌生的生存状态的时候,是不是也无意中做了和护士长一样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被意识到,却无法弥补的问题,可是奥妙在于,这里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被唤起这种意识——当他们把自己假想成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是满足的,但是当你们指出他们也可能是施害者的时候,他们却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谁都向往自由,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疯人院外的牢笼。我们生活在其间,任何光怪陆离的事都已习以为常。就像那些疯子一样,习惯了每天按照别人制定好的时间表生活,习惯了这些规则道德边边角角的束缚,习惯了每天抱怨却没有走出去的勇气。

心里总有个声音,极力呐喊却被我们忽视。我们,是被关在疯人院外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越疯人院》:心里总有个声音,极力呐喊却被我们忽视)